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2/3)

中依旧有朝廷的人不在少数。

刘备打着朝廷仁义之师进攻冀州,种种作派又十分得体,使得冀州各地不少县城官员积极响应,如安平一带,弓高、观津、广川等地县令、县长,皆投降青州军,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去。

还有很多士兵在与青州军交战的时候,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立即跪地投降,没有任何抵抗的想法。

这就是“仁义”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是一种从内部瓦解敌人的办法。

虽然袁绍已经在持续打压这种宣传,但汉代信息手段非常差,基本以口口相传为主,青州掌握着印刷术,就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权力。

每日印刷宣传报纸,四处散播,袁绍屡禁不止,朝廷王者之师即将剿灭冀州叛乱的消息传得铺天盖地,刘使君的仁义,袁绍的残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不管是冀州百姓还是冀州士兵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震撼。

为此袁绍不得不采取诸多措施,才勉强将这股风气镇压下去。不然的话,都已经不需要青州继续出兵,边境士兵没准都会大规模叛逃到青州去。

这边田丰还在与沮授浪费着口舌,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争辩注定没有意义,虽然田丰也知道长远利益的考量,但饮鸩止渴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敌强我弱,非常时期用非常办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田丰的计策注定不被刘备认可,因而也只能絮絮叨叨,如一只苍蝇一样,念念不休地祸害大家的耳朵。人都说许攸是汉末第一机,其实田丰也不差,急眼的时候还会拉着别人讲,如果不听他的话,他还会说一大堆扫兴的话,也难怪袁绍会杀他。

好在刘备不是袁绍,心中大度,对于田丰的碎碎念充耳不闻。大军缓缓后撤,上万人蜿蜒蛇行,一日之后,抵达了青州军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外,黄河古九河之一的马颊河区域,此地有城池鄃县,城外建有大量的堡垒营寨,为青州前线。

旷野之上,无数军队在从各个方向汇集而来。青州军采取的策略就是化整为零,小规模部队四处袭扰冀州乡野,大规模军团当中,只有刘备率领了一万多人,其余张飞、臧霸、太史慈、黄忠等部,皆不过数千人而已。

人数少的好处就是机动性强,不需要带太多的粮草辎重,漫山遍野到处乱窜。时而袭击城市,时而攻略乡野。如今的河北本来就地广人稀,将近二十万平方公里,仅仅生存着不过六七百万人。

小规模侵扰战术反倒更利于行动,并不是游击战,而是类似于后世某个着名游戏,星际争霸当中那种小股部队偷袭的策略,以破坏侵扰冀州各地驻兵,袭击城镇乡亭为主。

不要觉得人少就不能做事,曹操杀文丑,不过派了六百骑兵,就打败了人家五六千骑兵,只要策略得当,再加上出其不意,造成的成果颇为丰厚。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袭扰计划之后,袁绍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出征青州,因此刘备立即撤兵,开始全方位的防守龟缩起来。

自鄃县、绎幕、平原三城,形成了一个倒三角形,沿线周边,各有防御。

刘备亲自领军镇守鄃县,进行战略第二阶段。

进入城池之后,田丰也就不再唠唠叨叨,因为马不停蹄又要开始军事会议。

众人齐聚一堂,刘备高坐主位,这次所有人都回来了,连博平的张飞田丰都放弃了东郡西北,转而退回平原,战事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候。

“诸位。”

刘备环顾四周,说道:“这次命令大家撤兵,便是军情司急报,袁绍已经从邺城出发,准备亲征青州,大战已经一触即发了,我们必须尽快做出调整。”

张飞兴奋地道:“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再战一场了,上次从甘陵撤回来,连贝丘的敌人都不敢出门,我的长矛早就饥渴难耐了。”

阎忠沉吟道:“明公,袁绍遣先锋攻已达夏津,不日就会进攻鄃县,我们还是应该按照子归留下的计策,以分段阻击为主,鄃县、绎幕等地可为第一道防线,先破其先锋,再于龙凑、平原之地为第二道防线,阻拦其大军在大河之外,最后以高唐为终点,决不能让袁绍过河。”

“嗯。”

刘备点点头,说道:“我正有此意,三弟与元皓可先去灵县,从侧面呼应鄃县,我镇守此地,先破袁军先锋。臧霸则退守鬲国,典韦去绎幕,张辽高顺太史慈随我在此,黄忠、牵招去龙凑安营扎寨,等平原之地不能守之时,我当退回龙凑,渡河往高唐。”

“唯!”

诸多将士纷纷应是。

这是原本就计划好的事情,就跟官渡之战曹操在黄河南岸分段阻击袁绍,斩颜良诛文丑,破其三路先锋一样,先在各个交通要道,城池据点当中破其前军,再一路后撤,因为袁军本部人马较多,达十余万之众,行军臃肿,必然缓慢。

等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