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万寿台创作社(2/3)

誉,同时在场能听得懂中国话的其它北高丽艺术家,脸上也露出自豪地笑容。

甚至和崔载贤一起过来的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他可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施工人员。

“崔载贤同志还是获得过功勋艺术家称号的著名雕塑家。”孟志军在旁边介绍了崔载贤所获得过的荣誉称号。

在北高丽,除了评级之外政府还会给艺术家授勋,勋位分为人民艺术家和功勋艺术家两种,功勋艺术家顾名思义是给国家创下艺术功勋的艺术家,而人民艺术家的授勋指标是艺术家作品的主体思想性、作品形象性、作品的个性、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及群众的反响和受喜爱程度等,且起主要作用因素是艺术作品的思想政治高度。

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人民艺术家的地位肯定要更高一些,不过崔载贤看着也就四十左右,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来争取这一荣誉。

不过这两者都不是北高丽艺术家的最高荣誉,最高级别的奖项乃是以北高丽开国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奖项,能够获得这一荣誉的艺术家就更少了,崔载贤大概也没啥机会。

“哦?这可是非常难得的荣誉啊!”林楼也知道这一荣誉称号的地位,当即露出惊讶的神色,大大称赞了崔载贤一番。

然后把话题引到建筑和雕塑艺术上,因为不涉及敏感领域,崔载贤说话也慢慢放开了,俩人聊得还算比较愉快。

林楼特意请教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崔载贤的回答也展示了万寿台创作社在大型雕塑领域的深厚积累,许多看起来非常困难的问题,他们都有了妥善的解决方案。

这些大型雕塑的建造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著名的千里马铜像,这座铜像总高度为46米,其中雕像高14米、长16米,工人铜像高7米,农民铜像高6.5米。

铜像的前面是英雄式劳动阶级高举着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红色信纸”以骑着千里马的气势向前进,其后面是一个抱着稻子的女农民加速进军的情景,象征着人民为早日恢复战争时期被破坏的国家,以千里马的气势继续革命和前进,北高丽人民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将云彩远远地抛在后面的千里马,为了给人以持续前进和飞跃的气势,进一步升华了整个铜像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大半个身体是悬空在基座之外的,如此重的铜像要想把握好重心,让它长久地竖立在这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基座是用360多种2500多块不同规格的花岗岩垒起来的,如何控制好每一块基座石材的重量、尺寸和颜色,这同样非常困难。

虽然林楼不太喜欢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某些做法,但这些依旧无法磨灭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万寿台创作社建造这些雕塑和建筑时所付出的心血,以及种种奇思妙想。

和崔载贤的交流很是愉快,也给林楼带来了不少收获,这些收获既有艺术上的,也有技术上的,这些都是林楼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其它国家但凡有点名气的艺术作品,林楼都能在资料库里找到,唯独北高丽的艺术家不太一样,除了和他们的艺术家交谈之外,这方面的资料可不好找。

投桃报李,林楼同样给崔载贤介绍了不少先进的技术方法,至于艺术理念方面,倒是没怎么聊,这东西多少有点敏感,林楼担心给他惹上麻烦。

只可惜林楼明天就要回国,崔载贤也有工作要忙,所以聊了一会儿,双方就不得不结束这次谈话了,是不过看这座雕塑的建造进度,或许下次林楼再来乌鲁迪的时候,崔载贤还在这里,到那时候继续聊也不迟。

“崔载贤同志,和您的交流非常愉快,万寿台创作室的艺术成果实在是让人惊讶,希望我下次再来乌鲁迪的时候,依旧能和你们进行这样的交流。”临走前,林楼和崔载贤再次握手,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林楼同志,和您交流同样也让我受益颇多,我也同样期待和您的再次交流。”崔载贤也知道圣鼓体育场的建设进度,或许在过几个月,俩人就又能见面了吧?

双方挥手道别,然后林楼等人上车离去,等拐过街角,再也看不到这边的时候,郭毅刚他们才完全放松下来,崔载贤旁边那位一直盯着,可是让他们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晚上,回到大使馆之后,史睿生大使好好收拾了一桌子为林楼他们践行,顺便让林楼帮忙给家里人带些乌鲁迪的土特产回去。

林楼这边也不是空手回去的,他们买了些香蕉啤酒、乌鲁迪的咖啡豆,还有一些其它特产,一起带上了飞机。

再次转机抵达香江,林楼接上了许文彪和梁志天他们,然后一起返回北京,阿尔方斯马上就要过来了,他们这边也得做好准备才行。

这时候林楼格外怀念网络时代,那时候那用得着全球飞来飞去地不断开会沟通啊,有什么问题开个视频会议就解决了,图纸什么的也能通过网络发送,完全不用这么麻烦。

只可惜今年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才刚刚进入欧洲核子中心工作,距离他提出万维网的概念还有五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