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人生何其之苦(2/3)

。”

骆涛就属于不三不四的那波人。

“工人乐,农民笑,知识分子光着屁股坐花轿。”

这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最熟悉的顺口溜,也是社会最真实现象。

国外局势在风云变幻,国内的局势更加不容小觑。

这一切的机遇背后都伴随着凶险,骆涛就是用上帝之眼,部署着公司的下一步计划。

处理好这几件事,骆涛并没有出去,而是坐在书房思考着事情。

窗外的他们也忙活了起来。

这时朱霖敲门进来。

“你都安排好了?”骆涛慌忙把手里的烟掐了。

这段时间两口子准备还练一个小号,这烟酒就必须马放南山,刀剑入库。

“怎么又抽了起来?不是说要戒掉吗?”

骆涛赶紧保证,“女王陛下,就这一次,小的绝对不会再犯。”堆着一个笑脸赔不是。

“哼,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又斥了一句,两人才好好聊了聊二梅的事情。

“我让二梅跟她那口子,先住棉花胡同的车库那院,等那张柱走再搬过来。”

骆涛点了点头表示很认可。

她低头向骆涛小声道:“我看那张柱是不想回去了?”

“哦?他不回家,在城里能干什么?”

这几年虽然有大批农民朋友进城务工,但他们大多数都是奔着南方特区去的,进京务工的都是京城周边的几个县区。

其他地区来京的还真不多,盲流现在还没有取消,虽然有了身份证,但是身份证搁现在可不是万能的,出行还是介绍信开道。

“这儿我哪里知道?我也就是猜测,不过,我让何姐去旁敲了一下。”

“嗯。这事你看着办吧!”

骆涛是不太希望柱子留在京城,两人非亲非故的,招二梅来也是看在她心善,曾经帮助何姐的份上。

要是托家带口,骆涛就是本事大,也不可能多管他们的事。

朱霖给二梅的工资定了一月一百五,管吃管住。

此时,这个工资在京城算是高的了。

这事她也就跟何姐说了,然后由何姐转达。

何姐他们来到棉花胡同车库的那个院落。

“这院子小了点,没刚才那院子气派。”柱子一进院就评头论足,跟和气的骆家人接触后,他心里面再一次感觉城里人也没有那么高高在上。

“俺说柱子,恁能不能少说几句。”何姐有点后悔让柱子跟着二梅进京。

“就是的,恁别说话,这是京城不是咱那小地方,说话都要小心着。”二梅也跟着批评。

柱子接连吃憋,很是郁闷,提了提肩上背的东西。

他这人是好面,但也是实实在在的疼媳妇,不想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京城触霉头,脸一扭,把耳朵上的香烟放在嘴上,划拉着火柴。

进了屋,收拾了一下屋子,铺好床铺。

趁天还早儿,二梅就拉着何姐坐在床上聊天,“何芝姐,你现在就是不一样了,说话都透着京城味,人也吃胖了,你不知道在火车站一见面,俺都不敢认识你。”

何姐拉着二梅的手就详细的和她说自己来京城这几年的生活。

柱子习惯性的坐在门口,抽着他的那包没把的烟,听她们姐俩说话。

“……下了火车就像无头苍蝇,也不知道往哪儿去?……饿了就翻垃圾堆……”何姐泪如雨下,向她的小姐妹倾诉来京那段艰难的日子。

“何芝姐,你太苦了,……”

呜呜呜!两个女人抱头痛哭。

柱子眼睛望向院子外窜天的树冠,好像想着别的事。

何姐当年能成功重见天日,其实他也是有功劳的,要不是他默认自己媳妇出手帮助,何姐一定不可能逃出来。

这时候的农村,实事求是的说村治要强过法治。

哭着,抽泣,破涕为笑,“好在俺命好,遇到了苏老师,是她把俺从鬼门关救了过来,俺在骆家生活了三年多,他们一家从来没把俺当下人看。

……

俺给你们说,骆先生的本事大着呢,天天上报纸,还和领导见面,还出国呢。”

说到高兴的事,何姐一时半刻是刹不住车。

“那朱老师是干什么的?”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此言太虚,对于势力强的,两个女人就能搭一台戏。

何姐笑着,“朱老师是大演员,就是演电影,能在电视机里看到,就是《西游记》……她演的可好看了,街坊没有不夸她的。”

“《西游记》不都是猴子吗?”柱子搭话。

“俺们说话,你别接。”何姐现在底气足,也敢为自己发声。

“哎!恁接着说。”柱子坐在门槛上面朝着屋内。

经他这么一打岔,何姐回过头再想接就有点懵,好在有二梅提醒,书接上回。

“朱老师家也都是有本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