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2)

也有面临威胁时爆发出的巨大攻击本能——派最终杀死厨师。

而这其中最不容易在文明世界中暴露却又蕴含最强大能量的,就是饥饿时不择手段寻找食物以延续生命的本能,在这强大的本能驱使下,即使最不可触碰的道德禁忌也被轻易突破,例如包括吃食同类(甚至是吃食亲人)。

“人相食”,在漂流中,派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求生本能展示出的巨大又令人畏惧的能量,而这股让他恐惧的能量与他心中应该有的灵性完全背道而驰,这股能量让他完全沦为野兽。

而救生艇上那个被理查德帕克威胁、又试图去驯服它的少年派,则是他心中灵性的那一部分。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是人的“超我”,人心中代表道德、良心的部分。

坚守灵性,他才是一个人。而只有顺从兽性,他才能生存。他该如何抉择?

所以在我看来,《少年派》的主题就是人心中的灵性与兽性的冲突。

有人说《少年派》的故事可以做多重解读,每一重解读中可以反映出人性的某个侧面,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罗生门》。我不这么认为。吃人的故事为真,老虎的故事为假,再明显不过。

也有人说《少年派》讲的是一个经历苦难的少年用一个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慰藉自己的心灵以逃避痛苦的故事,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潘神的迷宫》。我也不这么认为。《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女孩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可以说是苦难中下意识的被动逃避,而少年派在获救后接着要做的,却是一种主动的抉择。

终极解析:

1、第一个故事是善良的编造,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的。厨子是鬣狗,斑马是佛教徒,猩猩是母亲,老虎是派的黑暗欲望部分,而少年派是派的善良光明部分。

2、厨子干掉了佛教徒,被母亲打,并且最后干掉了母亲,以至于诱发派的内心黑暗邪恶出现,老虎出现,咬死了鬣狗,象征着派干掉了厨子。

3、人死光后,象征光明的少年派被迫进入浮岛,被代表黑暗的老虎给放逐了,老虎控制着整艘船,也就是少年派的躯壳,善良几次努力都没有办法接近船,也没办法在船上得到地盘。这是黑暗邪恶面放逐善良的时期。

4、很快,船上所有动物尸体不见了,被老虎吃了,这里隐喻派吃光了尸体。

5、当黑暗一面吃光了食物后,被欲望催逼着跳下了船,之后上不了船。这代表着人性恶的一面常常会因欲望催逼而做出不理性的举动,最后摧毁自身。而善良派趁机控制了船,本来想彻底干掉黑暗,但最后还是救了老虎。这里面有两层意义,善良之所有善良,是因为无法对黑暗作恶。另一方面,善良存在的意义是黑暗也存在,这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6、代表着善良的派终于找到了驯服、训练老虎的方法,说明善良的人性正在影响邪恶黑暗的人性,善良的派上了船,并且划定了地盘,在吃光尸体后,正反不同的人性终于回到了身体里,并且正义善良的一面占据了上风。

7、善良占据上风后,就是胜利吗?人性如果这么肤浅就好了。他们进入了那个食人岛,白天的美丽和安宁,使得善良派有了定居于此的打算。但代表黑暗的老虎却一到晚上就回到船上。白天安宁,晚上变质的小岛,其实就是人心的宁静和归宿,这种想法带给人停留的预约,却真的如食人岛一样,晚上会吃掉人。

一个人如果只有善良和安宁,那就是永远停留,一步也无法往前,最后被这个现实的世界给吃掉。所以,食人岛是善良和黑暗的再一次力量转换,善良想要停驻,而黑暗带给了善良前进的动力。

8、上海滩之后,老虎头也不回的进入了丛林,代表了什么?代表了黑暗是要藏入森林的,就像是森林里的莲花一样,而只需要把善良留给世界就可以。这隐喻着派将会隐藏这个黑暗的真实故事(黑暗点是吃人肉),而留出善良故事给人们(也就是奇幻旅行)派的痛哭是因为他将永远隐藏起真实,而真实是那么的黑暗。

9、最后出现派的一家,印度妻子和两个孩子,和自己父母的家庭一样,预示着人生就是一场场的轮回。

10、所以内心的平静和归宿来自于善良,而勇气和生存动力是来自于黑暗。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