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章:夫子庙古玩夜市(四)(2/3)

整个清朝最顶端的,这个玲珑盒也不例外,构造精巧,雕工精致。

玲珑盒属纳盒类,整体呈圆柱状,从上到下,可以对半打开,里面是一格一格的小格子,用来盛放物品。

玲珑盒底部有款印,大清乾隆年制六个大字,这也证明了这玲珑盒御用品的身份。

裴缈打开了这个玲珑盒,露出八个格子,一边四个,两边的格子都呈楼梯状,这八个格子里都是空的。

店员还向裴缈介绍:“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年间的宫廷御制了八宝玲珑盒,高十八厘米,直径八点九厘米&helli;&helli;”

裴缈懒得听他絮叨,直接道:“多少钱,我买了。”

店员见他这么爽快,开心不已,道:“这只八宝玲珑盒有鉴定证书,定价128万。”

裴缈知道,有证书的物件是无法还价的,便也不还价了,直接道:“开票吧。”

店员闻言开心不已,心中暗忖:“要是每个客人都这么爽快,要不了几年,我就能在金陵买房了&helli;&helli;”

店员带着裴缈去柜台结账开票,交易成功后,裴缈把玲珑盒装进了背包。

过了一会儿,徐洪昌也来到了柜台这里结账,他买了一副画,是清朝仿明朝的山水画,还好没证书,徐洪昌把价格从五十万还到了三十五万。

出了门,徐洪昌乐呵呵地问裴缈:“刚才买东西没?”

裴缈道:“买了,八宝玲珑盒。”

“那东西贵呀!”徐洪昌闻言道,“我记得那玲珑盒,虽然东西不错,还是小叶紫檀的,但又不是乾隆的御用品,也不知道是哪个妃子的收纳盒,最多也就一百万吧,就因为多了一张证书,把价格标到了128万,坑人呀。”

裴缈笑呵呵道:“对你来说是坑人,对一般人来说,这是最不坑的,要知道,一般人不怕买贵,就怕买假,宁愿多花点钱,买个放心,毕竟人家签证书也要钱的。””徐洪昌咂嘴道,“我签了不少证书,也没见挣多少钱,签证书要承担责任,还分不到多少钱。”

徐洪昌这样说,未免显得有点俗气,但人本来就生活在俗世中,俗一点又何妨,这样才真实。

裴缈道:“那以后你就少签点证书,反正大部分钱都被发证机构拿去了。”

徐洪昌郁闷道:“现在的情况是,你不签,有人签,我平时又很难捡到漏,全靠电视节目出场费过日子的话,估计我儿子到现在还讨不到老婆呢,唉,提到那没出息的东西我就来气,血压都有点上来了&helli;&helli;”

裴缈闻言不禁暗叹,没想到在电视节目上如此光芒四射的明星古玩鉴定专家徐洪昌在现实生活中竟然过得如此普通。

听徐洪昌发了一阵牢骚后,二人继续逛地摊。

地摊上好东西毕竟少,好在这里地摊多,基数大,徐洪昌又捡漏了一个乾隆年间民窑精品青花瓷鸟食杯。

鸟食杯就是放在鸟笼里给鸟喂食用的小杯,因为是民窑,而且器型小,即便是精品,也就值大几百块钱的样子。

裴缈倒是运气不错,捡漏一只乾隆年间民窑粉彩牡丹瓷瓶,其实也不算捡漏,摊主也觉得这是真品,只是不太确定而已,裴缈最后以8万的价格买下来,这玩意如果放店里卖,应该能卖到25万左右。

粉彩起源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年间,工艺精妙,釉彩绚丽夺目,乾隆皇帝在位时,钟爱珐琅彩和粉彩,可见乾隆皇帝是一个花里胡哨的皇帝。

正因为粉彩瓷器各方面都不输于青花瓷,而且还颇为稀少,所以粉彩瓷器在价格方面一般都要高于青花瓷。

这只民窑粉彩瓷从工艺方面来讲,已经算是民窑之中的精品了,配得上二十五万的价格。

把这条长巷的地摊逛完,裴缈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他转头问徐洪昌:“徐老师,韩教授他们在哪里逛的?”

徐洪昌笑了笑,道:“我们这个是一字长蛇阵,他们逛的那个,是盘龙阵,今天太晚了,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带你去。”

裴缈点头,说实话,玩古玩有一个老前辈带,真的很幸福,哪怕自己身怀异能,他也觉得,有徐洪昌带着自己,要省很多事。

徐洪昌拿出手机打电话给韩教授,韩教授说他们那边也是刚刚逛完,双方约定去停车场会合。

徐洪昌挂完电话,就道:“走,去停车场,嘿嘿,有你的唐朝钧窑碗镇场,他们今晚输定了。”

二人前往停车场,韩教授和树龙几乎是与他们同时到达的停车场。

双方碰面,树龙就兴奋不已道:“裴缈,我捡漏了,哈哈,看这是什么?”

裴缈拿起手电照亮他手中的东西,靠近仔细一看,惊喜道:“哟,清朝老坑随形端砚,可惜啊,磕坏了,都快裂成两半了。”

韩教授摆手道:“没关系,我可以修复,修复后绝对跟原来一模一样,即便卖不到原本的价钱,但也能卖个五六十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