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多管齐下(1/3)
四门都被控制之后,朱熙立刻下令所有士兵换掉了清军衣甲,正式打出了荡寇军旗号,并宣布戒严,所有人员未得允许严禁随意走动。>
庐陵城中上至乡绅富贾,下至百姓走卒,都懵了。>
沈墨?那不是如今湖南闹得最凶,声势最大的反贼头子吗?可他的士兵怎么会突然跑到江西来了,而且还这么的快的就将庐陵城给占了?>
完全没有一点征兆啊!>
有人就问那知府呢?城外的绿营兵呢?>
都是纸糊的吗?>
然后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知府同样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被俘虏了。>
不仅知府,就连跑到庐陵城来打秋风的江西巡抚一块被反贼给抓了。>
一起被抓的还有许多平日里在庐陵城乃至江西地界上呼风唤雨,一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头面人物。>
绿营守备纪喜也被反贼打的灰头土脸,狼狈躲会城北大营去了,这会说不定正在收拾家当准备跑路呢!>
这些劲爆的消息一个个的爆出来,让庐陵城的百姓听傻了,反应过来之后直呼好家伙!>
沈墨这反贼竟然这么生猛的吗?连巡抚都被人家抓了,这还怎么玩?>
不过还好,反贼看起来没有烧杀抢掠祸害百姓的迹象,只是不允许随意出门,那就乖乖在家先待着。>
城中的头面人物被一网打尽,没人带头闹事,城中的秩序很快就安定下来。>
朱熙一方面派人回去向程凯报信,一方面准备应对城外清军的反扑。>
结果等了半天,一点不见清军的影子。>
派人过去一打探,城北的清军大营已经空无一人,全跑了。>
朱熙处于谨慎,派人又在庐陵城周边搜索了一番,依然没有发现清军踪迹,这才确认清军的确是跑了。>
纪喜虽然有点本事,但是也不是傻子。>
一来,整个吉安府的绿营不过两千人,这还是纸面上的数字,刨除那些吃空饷的,顶天就剩个一千五六百人了。>
再减去那些之前守城门被俘被杀的,手中剩下也就一千人不到了。>
更重要的是,在北门的时候他亲眼见识并领教了荡寇军狂野的打法,对荡寇军的实力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光是那小炸弹就够让人头大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要脑袋不发昏,跑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清军一跑,庐陵城周边再也没有能对荡寇军造成威胁的势力了。>
这时候,就是要稳定城内人心的时候了。>
朱熙也并不是个莽夫,而且又有寇文才以及岳文季这两个人辅佐,很快针对城内不同群体做出了不同的措施。>
首先,对于被岳文季忽悠过来的那些士子,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首先恢复了他们的人身自由,可以在城中自由活动。>
但是仅限城中,城外暂时肯定是出不去的。>
其次,朱旭则临时任命寇良才作为吉安代理知府,岳文季为庐陵代理知县,共同维持庐陵城秩序,治理民政。>
愿意出仕的士子,在经过两人简单考察后,会任命一个临时职务,也算是给这些人一个实习岗位。>
因为知府衙门和知县衙门都被朱熙给一锅端了,所以空出了很多职位。>
虽然许多基层的职位还需要暂时留任以前的那些人,但是管理岗位上肯定是要换上新人的。>
但是岳文季在这里耍了一个小心眼,告诉那些被自己忽悠过来的士子,说荡寇军招贤纳士一向是针对所有身家清白,品行端正的读书人。>
而庐陵城,乃至整个吉安府还有许多没有来参加诗会的士子,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同样是沈总镇需要的人才。>
你们这些人只不过是有点优先权而已,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言下之意就很明显,如果你们还在这里假矜持,扭扭捏捏,拿腔拿调,那对不起,机会可就给别人了。>
而且不愿意出仕的人以后也会被拉入黑名单,永不录用。>
别说,这一招效果还这不错。>
那些士子本就是一个个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一个个心高气傲。>
明明都是满心功利,但是却也恼恨自己被岳文季给摆了一道,觉得这样被逼着当官没有面子,所以私下商定要摆摆架子,来表达他们的志气。>
结果岳文季根本不惯着他们,直接给搞了这么一出,连招贤榜都被贴出去了。>
这下子那些士子都慌了,再也顾不上什么矜持面子了,都私下跑去找岳文季表明心迹。>
就算剩下几个死硬分子,也翻不出啥水花来了。>
朱熙知道了以后,佩服的地对岳文季道:“老岳,你这招釜底抽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