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吾乡(1/2)
出乎所有人预料,参将大人斩杀丁碧家丁后,这位宿敌好像变得消停了很多,一连十几日都没派人来报复。
事出有因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丁碧的反常行为让康应乾很是不安。
他坚持让参将大人给自己增派两个护卫,以加强对他这个智囊的保护,生怕自己哪天走在街上突然被人一刀砍死。
刘招孙倒没有这个担忧,要想刺杀刘参将可没那么容易,除了中军卫队的十几位高手,还有金虞姬的贴身保护,而且刘招孙本人也是一员猛将,除非突然袭击,否则三五个打行也不是他对手。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刘招孙乘势占据高台子村附近三千五百亩田地。
这些田地原本就是马林和喻成名等大人们的军田,在康应乾的操作下,这些军田很快顺利过渡到了刘招孙名下。
这样以来,刘招孙就有一万三千五百亩田地。
这个数字和刘招孙计划中的六万亩相去甚远,不过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眼下开原四面为敌,到处都要用兵,而且城中貌似也有些不稳的迹象,外部敌人尚未解除,内部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情报司的队员在城中几家辽镇经营的商铺中发现异样,有几家专卖南货的店铺最近和蒙古人经营的绸缎店往来密切,好像在密谋什么重大事情。
刘招孙担心打草惊蛇,更害怕引起开原城中其他合法经营的商人恐惧,一直没有对这些人下手。
须知开原城的立足之本便是商业,城中几位大商人手中掌握着开原乃至辽东与蒙古、海西、朝鲜等地的贸易资源,如果轻易断掉,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时代的商业行为,还是较为原始的熟人商业,简单来说,如果刘招孙今天把这些商人杀掉,抢光他们的钱货,杀鸡取卵,那么蒙古、海西那边根本不会再买这位刘招孙的账,除非他能直接派兵到几千里外,把顺刀架在那些蒙古海西商人头上,或者给这些人极大让利,坚持做赔本买卖。
所以在自己实力不允许之前,除非到万不得已,刘招孙绝不会杀鸡取卵,破坏开原周围成熟的商业系统。
开原城南的一万亩庄田属于无主之地。
经过几方势力激烈博弈,有五千亩被划入刘招孙名下,由庄田恢复成了军田。
想想当年,这五千亩军田被李成梁霸占,变为为庄田,供他李家挥霍享用,如今又回到军户手中,刘招孙不由感慨天道轮回沧海桑田。
当然,为了得到这五千亩庄田,刘招孙也付出一百多人的代价。
追随刘招孙的辽民和沈阳、辽阳两地的辽镇家丁们,一连干了好几仗,三边各不相让,最后死了两百多人,直到熊廷弼出面,大家才终于罢手。
经略大人对各方势力的这种争地冲突都视而不见,除非闹得太过火,或是他的小友刘招孙出现劣势,熊大人才会出来,拉拉偏架,压制一下如狼似虎的辽镇军头。
好在辽镇的主要收入不在土地之上,他们主要靠走私贸易和辽饷牟利。
熊廷弼可不像杨镐那样容易对付,手握辽饷和兵权,脾气也很火爆,所以大家都很给他面子。
李家虽然破败,好歹还有个李如桢在辽东。
最主要原因还是刘招孙手下这些辽民是真的来拼命的,
凡此种种,很多因素叠加起来,辽阳和沈阳的军头们最终让出了五千亩良田。
开原三面皆为敌,兵力极为紧张,去掉镇守、巡逻、斥候的战兵,可以自由调动的兵力不超过官进入开原城查验军功。
尽管上次刘招孙派骑兵营出击后,开原周边的建奴哨骑已经全部绝迹,不过为了提防丁碧等人暗中捣鬼,刘招孙还是派出骑兵营护卫,保护京师来的文官顺利抵达。
刘招孙与监军康应乾热情接待这些京官,乔一琦负责和他们闲扯聊天,当然最重要的环节还是送礼。
乔一琦明确表示从此不再借给刘招孙一文钱,因为刘参将还欠他官对这个长相英俊的参将,顿生好感,有位礼部的主事还准备给刘招孙再介绍一个小妾······
兵部的官员查看了硝好堆集的首级,发现竟然全都是真的,大家都有些诧异,因为自打李成梁之后,杀良冒功已成为辽镇的潜规则,他们来验功时只要钱到位,也只是睁一只闭一眼,
没想到刘参将竟如此实在,五城兵马司一个千总忍不住劝说刘招孙可以夹带一点死难百姓的人头,经过他们这道手后,到了京师,不会再有人查验。
刘招孙只是傻傻一笑,像极了专心打仗谋略不够的武人,一众好心的京官不由暗自摇头。
开原毕竟处在明金作战的最前线,最近城中有传言说,奴酋遭此惨败,恼羞成怒,准备亲率官,不得罪已经是万幸了。
同时,几位文官纷纷表示,这次回京要好好给杨镐说说话,早点落实他的运筹之功。
送走几位上官,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这日清晨,刘招孙照例巡营完毕,带着金虞姬登上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