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肖家和段家(1/2)

肖家、段家虽然不是顶级世家,但也在丹阳郡,传承了百余年。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两家各自发展成,临城、陵阳两县首屈一指的大族。

准确一点说!

在临城县内,只有肖家一个大族。

同样,在陵阳县,段家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儿!

肖、段两家之所以能有这番成就,是两家的先辈们,抛头颅、撒热血、披荆斩棘...

好吧!

这么说,有点太美化这两家啦!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这两家其实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坚持不懈地抛别人的头颅,撒别人的热血。

所以,他们才各自发展成为,一县之霸。

说白了!

在两县之内,无论是哪一个家族,只要稍微露出一些兴旺的兆头来,便会发生种种意外,最终族灭身死。

这两家,尽管在自己的地盘上飞扬跋扈,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劣迹。

至少,对大汉的官府来说,是这样的。

毕竟,在这样的世道里,又有哪一个世家、豪族,不是像他们这样的呢?

可是,汉末黄巾之乱后,两家却不约而同地,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他们先是以保境安民的名义,各自组建了一支家族私兵。

不过,一开始的规模都不大。

肖家两百人,段家三百人!

但人心是善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汉的天下,也越来越乱了。

于是,肖、段两家的私兵规模,也越来越膨胀起来。

先是四百,然后五百,再是六百...

当他们把各自的私兵,扩充到千人的时候,却又踩了个急刹车,停了下来。

不是因为养不起!

以两家阡陌连天,谷仓遍地的家底,养个几千私兵,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更不是因为没人!

临城、陵阳两县,虽然人丁不算太多,但招个几千丁壮,也不会太为难。

实在不行,去抓点山越的蛮人回来,也能凑合着用。

真正让两家老实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孙策入主江东了。

在‘江东小霸王’的名号里,那个‘霸’字,可是霸道的霸!

和我作对的,杀!

不听我话的,杀!

敢跟我扎刺的,杀!

看我不顺眼的,杀!

我看不顺眼的,也杀!

......

面对这么一位主儿,肖、段两家彻底怂了。

他们不仅没有继续扩充私兵,反而还从自家私兵中,拨出五百人,给孙策送了过去。

可以说,只要孙策还在,这两家就是孙策治下的良善人家。

要兵给兵,要粮给粮!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孙策居然没几年就嗝屁了。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孙策之后,上位的居然是一个20来岁的公子哥!

让这样一个功业未立,名声不显的人,来接孙策的位置?

凭什么啊?

我们凭什么像服孙策那样,服你?

怀着这种心思的肖、段两家,自己都觉得:如果再老实下去,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实际上,江东三郡的世家豪门们,几乎都是这种想法。

没办法!

孙策给他们心里压力太大了。

孙策一去!

这些人立刻就觉得,压在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没了。

心中块垒尽去后,除了轻松之外,剩下的便是满腔的怨恨了。

对孙氏和以孙氏为首的武将集团的怨恨!

于是,只是稍微勾连了一番,没费什么劲儿,江东三郡的世家豪门,便立刻串联到了一起。

他们先是策动山越人起来闹事。

山越人失败之后,他们便撸胳膊、挽袖子,直接亲自上阵了。

不过,也不知肖、段两家是怎么打算的。

或许是还不想和孙家撕破脸!

或许是胆子小,不敢同孙家硬刚!

或许是...

总之,众世家豪门的那些事情,肖、段两家是一概没有参与。

当然了,这两家也没闲着。

在两方‘乒乒乓乓’地,人脑子快打出狗脑子的时候,肖、段两家把各自的私兵规模,却是狠狠地扩充了一番。

然后,他们除了把临城、陵阳两县的孙氏官吏赶走外,便老老实实地窝着不动了。

两家这样做,让其他的豪门世家,很是鄙夷。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也是兵败之后,豪门世家的联军,干脆无比地撤出丹阳郡的原因。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

那就是在告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