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回 大战常遇春(1/2)
更新时间:2013-01-02
朱元璋本欲拉拢虎头山落草为寇的好汉常遇春,不想常遇春确是出了一个难题,事先言明能够在自己斧下走过三十招的人自己才会甘愿臣服,朱元璋自问没这个本事,常遇春之勇早有耳闻,当然朱元璋更不愿意冒险,如果输了第一丢不起那个人,第二很容易失去这位强助,所以唯有指望徐达。
徐达飞身跳出,高喝一声:“徐达前来会你。”
常遇春注视眼前之人,确是一位白面小生,手提银枪虽然气势不凡不过自己并不看在眼里,常遇春自己长得黑,所以思想里认为只有长得黑的人才是好汉,不想徐达确是肤色白皙,常遇春鼻子冷哼一声嘴里道:“看斧!”
双斧猛然攻出,速度力道不过用了平日凉成不到,只见徐达手中银枪一摆挡住双斧,一股力道猛然从大枪上传来,常遇春手中双斧差点脱身而飞,心中惊道:“此人好大的劲!”
第一回合较量,常遇春轻敌双斧之上所用力道不到平日两成,徐达斗枪架住,长枪猛然一变犹如一条银蛇灵活无比刺向常遇春面门,常遇春惊出一身冷汗,常遇春也算了得,口中大喝一声:“好枪法!”身形猛然后退,右手斧背向外猛然一磕,几乎用尽全力,枪柄猛然遭受力道歪向一旁。
徐达并不搭话,手中大枪摆开,一套梨花落雨枪法尽数施展,刺、拨、挑、砸枪法极为娴熟,常遇春怪叫连连,手中双斧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常遇春武艺自然不在徐达之下,可惜大意在先失去先手,徐达枪枪抢攻,常遇春苦于防守丝毫发挥不出自己双斧的精妙,转眼之间三十招已到,徐达猛然收枪跳回朱元璋身后,常遇春一斧轮空脸上不由得一红,这会老常可是丢了人。
常遇春道:“朱大哥,不知这位是?”
朱元璋道:“这位是我新收的兄弟,姓徐名达。”
常遇春哈哈大笑道:“俺常遇春最喜欢英雄,几位随我一同上山。”说完上前拉住朱元璋手臂嘴里有说有笑直奔山上而去,不时往身后的徐达身上看上几眼,多半是有结交之意,大厅之上酒菜重新摆上。
常遇春道:“朱大哥当日一别,不想今日在此相见!”
朱元璋叹口气道:“当日在郭子兴帐下听命,不想后来遭人嫉妒,只得带领亲从连夜逃走,来到钟离招兵买马意图成就一番事业!”
常遇春道:“我早见大哥必然不是凡人,若不嫌弃贤弟愿率这些弟兄跟随大哥如何?”
朱元璋正有此意,连忙道:“常贤弟,有常贤弟相助,重八大事可图!”
常遇春大喜,自己担心的事总算解决,日后只要跟着朱大哥打江山就是,自然省去很多麻烦,最主要还能结识一帮兄弟,常遇春道:“我早已有与大哥结交之心,不如就在今日如何?”
朱元璋道:“就以月为誓,酒为盟,你我兄弟结为生死弟兄!”
徐达、汤和上前,四人跪拜当场,朱元璋为大哥,徐达居次,常遇春为三,汤和最末。
常遇春道:“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今有你我兄弟虎头山同拜大哥,他日必然可以成就一番大事!”
一夜无话,几兄弟把酒言欢一夜未睡,第二日召集一众贼兵,常遇春道:“这位便是我结拜大哥,日后大哥的话就是我常遇春的话,试问有人胆敢不从,我常遇春第一个不容!”
众贼齐拜大哥,也算是声势浩大,点齐人马,山上辎重粮草悉数运走,常遇春也算了得山上所备练成足够万人吃上一年,可见当山贼这段时间必然没有少抢,当然这样合乎常遇春的性格,一行人浩浩荡荡下了虎头山赶往钟离县商议大事。
钟离县原本就无人统管,如今自然归了朱元璋,不下五千兵马汇聚在钟离县城内,尤其是一众贼兵到来,百姓不免恐慌,朱元璋下令贴出告示,但凡对做出对百姓侵犯、抢夺、杀人者杀无赦,百姓人人欢欣鼓舞。
大帐之内,徐达、常遇春、汤和、其中还有一人姓冯名国胜乃是慕名来投之人,朱元璋一番言语看出此人才识过人所以留以重用。
徐达道:“大哥,如今兵马粮草齐备,已经到了攻城略地之时!”
朱元璋道:“不错,若是屯居于此,城墙不能固守,粮草无以长继必然被人所图,只是一时不知该打何处!”
常遇春拿出地图看了半天,地图上画着的沟沟壑壑自己并不清楚唯有放在一旁,徐达此时并无后来的帅才同样需要朱元璋拿主意,朱元璋毕竟第一次亲自掌握这么多兵马,而且是人生第一战绝对不能输,不然信心勇气必然大打折扣一时没有主意。
坐在一旁的冯国胜道:“不如攻打滁州!”
朱元璋听闻双眉紧锁目光紧紧盯住地图上标示滁州的地方,滁州不愧为兵家要塞,近可攻南京,退可守钟离、松烟等地,只是滁州之地险要,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宋时欧阳修就曾发出感慨:“环滁皆山也!”
常遇春道:“为何要打滁州?”
徐达道:“滁州之地易守难攻,守城兵力虽然不足万人,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