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练兵4(2/3)

属,遂扬手示意,算做回礼。那几个士卒待于志龙走远后方敢迅速出城而去。

倘若穆春在此,注意到其中一人的话,就可认出有一人正是采石场的潘头。

半路上,于志龙特地赶到于兰所在,这是一处不小的院落,里面住着几十人,多是随军的女眷和孩童。

自入城后,两人还没有见过几次面,只是让孙兴给于兰送过两次东西。

把马匹交给亲兵在外看管,于志龙与孙兴进了院落,于志龙问人知晓了于兰的房间,再寻找到里面一个小院,前面有一个月洞门,还没有到门洞处,一个娇小的孩子突然蹦蹦跳跳地从里面跑出来,一头撞进了于志龙的怀里。

“哎吆!”那孩子跑得急,没有注意到有人正进来,收脚不及,身子几乎全落入于志龙怀里,于志龙怕这童子摔倒,赶紧伸出双手将她扶住,低头一看,是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头上还扎着两条小辫,系着红头绳。

女孩仰头一看,见是一个年轻男子,一身粗布衫,风尘仆仆的,衣服上还沾着不少新鲜的泥尘,

两个人,大眼对小眼,互相看了一会儿,女童才意识到是自己撞进了这个年轻男子的怀里。女童还没有做出动作,一个清脆的女声就在院里想了起来。

“小翠,你乱跑什么?还不快回来!”

听到后面的喊话,小姑娘蹙了下眉头,不好意思地冲着于志龙笑了笑,两个大眼睛闪了闪,扭着身子退出来,回头看了看,一溜烟的自己跑出去了。

于志龙见其跑得甚快,不仅莞尔一笑,来到这个世上一路征战,难得与这么小的孩童直接打过交道。这个女童皮肤白皙,脸如满月,两眼一闪一闪的,不禁惹人怜爱。

目送女童远去,于志龙的目光还没有收回来,一个个子稍高些的女童快步自院里出来,见着月洞门处的于志龙,不禁轻声“啊”了一声。

于志龙第一次见到这个女童也是不禁一呆,这个女童比刚才的女童明显长了几岁,看脸庞和眉眼分明是两姐妹。

女童的身体开始发育,眉眼已经长开,再过几年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因为于志龙站在月洞门当中,这女童不好直接越过去,静静让到一边,等待于志龙进去。

“这位小娘子,可曾见到于兰姐姐?”于志龙冲其微微一笑,稍稍躬身问道。漂亮的女子更为容易令人亲近和爱惜,自古亦然。

于志龙现已是一军之首,虽然本人态度亲切,但是言语神态中仍然不自觉的带有一股杀伐果断的坚毅之气,而且他与孙兴又多次经历血战,亲手斩过不少的元军官兵,这身上的煞气就是在今日晴光艳阳下仍可以被敏感之人感应到。

特别是孙兴为亲卫之校尉,随身配有快刀,此时站在于志龙身后两步,按刀而立,不怒自威。这女童不禁将身子再退后了半步,听到于志龙问话,却是呆了呆。

于兰身份特殊,本是原大头领于海之女,人又漂亮,性格善良,做事果断,甚至在形势危急时,敢持刀冲上战场,在随军的女眷和军中,特别是老卒中颇有对其敬重爱护之人。

因为于兰地位特殊,刘启、秦占山心内垂涎其美色,即便是于海已经身死,也不敢用强。

这女童正是前几日在街上与于兰相撞之乞丐,那日被于兰相救后,对于兰说明自己的情况,于兰毫不犹豫地让她领路,到了城隍庙再救了她的妹妹,并将姐妹俩和几个同伴都接到自己住宿的地方,几日休养后,姐妹俩都恢复了健康。

小妹性格活泼,病好后喜欢到处跑动玩耍,有时多时不见,做姐姐的自然担心,现在形势越来越紧张,自己虽然不懂军务,但是听得院落中各个大婶、大姐姐们每日谈论,知道官军快要打过来了,城里城外到处都在练兵,这些院里的这些大婶、大姐姐们都在赶制着治伤包裹的器材,军中使用的各色旗帜,家人的衣衫和布鞋等。

自己姐妹俩是于兰所救,若非于兰,可能前几日就饿死、病死了。所以这女童也不愿再次逃亡,今后的命运就与这些人生死相连,不在分开。再说官军一向有破城大肆劫掠或屠城的习惯,除非自己带着妹妹远远的逃离此城,或许可以逃脱一劫,但是即便是躲过此次,还是过着颠沛流离的乞讨生活,当日城隍庙的一幕说不定很快还会重演,想想实在是没有多少意义。

再说这支官军口中的反贼对待穷苦人是真不错,听说城外的很多农户和佃户都分得了土地和牛羊,那些匠户、军户等也可以自行选择今后的谋生行业,甚至自当地的县衙里还领到了一些财物,勉强可以度日活下去。奴户们则完全被解了奴籍,也成了自由之身,与匠户一样也领了些财物度日。前些日子四周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军。

城内外乞讨的人每日也可以在粥棚处得到一碗粥。

女童还从未在城里见过会有这么多人,大部分人都是喜笑颜开,能够每日过吃饱饭的日子对于他们这些底层的人来说就是过大年了!

就快进入大战了,月下还在改稿,希望大家满意。大家的点击和推荐,评论就是对月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