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一百二十二章 语言的艺术(2/6)

的字倒是真的越写越好看了,到了最后,不能说是十分漂亮,但是这一手字也是写的十分工整,这可让之前的那一帮棠溪的兄弟们羡慕的不行,接着有几次,陆垚竟然看到,棠溪都开始教起那些人读书写字了,看来,这棠溪的变化是真的很大。

在汴梁城中,作为陆垚的管家,和棠溪每天打交道的人,等级绝对都不低,一开始的时候,棠溪还只是跟那么固定几个人进行沟通,那个时候他每天的行程也十分固定,基本上都是根据陆垚掌控的各个工厂之间的距离进行游走的。

先去彩票站,然后是印刷厂,再之后是水泥厂和炼铁厂,最近又多了一个正在建造当中的钱庄作为棠溪的最后一个目的地,这一趟线下来,基本上也要用上个两个小时的时间左右。

虽说陆垚掌管的厂子众多,不过陆垚自己却是一个甩手司令的角色,基本上,陆垚只会在一个厂子成立的初期跟着搞一下发展,等到厂子进入到稳步运作的阶段后,陆垚基本上都是在每个厂子的管理者位置上,放上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来负责这个产业的发展,而自己基本上就不怎么过问这个厂子的事情了。

当然,陆垚也知道,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一定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的,其实现代的许多企业就是这样,有很多的股东,每年就是拿着股份和分红,等到他们想要对公司进行一些控制和掌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被架空了。

虽说,在古代,贪赃枉法的事情往往会遭受到比现代更加残酷的惩罚,但是,在金钱面前,每个人都是贪婪的。陆垚也知道,不能长期这样放任不管下去,只不过,现在穿越而来的陆垚,每天看上去像是没什么事情,但是其实陆垚可以说是现在这汴梁城中最忙的人也丝毫不为过。不说别的,每天要找他的人就一大堆,比如樊楼的潘元武,曹家的曹国舅,还有已经跟陆家定亲的韩家。这几家的关系,哪一家都需要陆垚去维护,而且,若不是之前赵祯和潘文达成了协议,开始吃起了樊楼的外卖,这陆垚每过几天还有一个定时要打卡去到的地方,那就是,皇宫,去给皇上做饭。

说起这件事,之前潘文回家,在跟父亲潘元武说了关于队名还有刺绣的事情之后,后来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将赵祯要在樊楼订外卖的事情告诉给了潘元武。

这潘文没想到,对于这件事,潘元武的感兴趣程度要远远大于刚才说的队名还有刺绣的事情。本来,潘文以为自己的父亲肯定是要因为这件事情指责自己替他做了决定。可是谁知道,潘元武非但没有责骂潘文,反而是对他这一举动感到十分开心,对他大大赞扬了一番。

“你要知道,如果搭上了皇家这一条线,给我们樊楼,不光是平日里的生意,就是这外卖生意,收入也会翻上好几番。皇上如果吃了开心,这消息肯定会走漏到那些在朝为官的大臣们耳中,虽说他们瞧不上商人,但是人吃五谷杂粮,民以食为天,难保说他们不会也来品尝一下我们樊楼的手艺,到时候,咱们的樊楼的生意就会更加红火,不行,我明天就要发榜,多招募一些伙计过来跑腿,为以后的外卖生意做好准备。”

看着潘元武激动的样子,潘文终于松了口气,这件事情,看来自己是做对了。

说回棠溪,陆垚因为每天都要忙着一些自己的事情,而且,他又不断有新点子冒出来,陆垚是个一旦有了新想法,就会马上付诸行动的人。之前的钱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陆垚有了建立钱庄和银行的想法之后,再到找到种愕买地,让大嫂许氏帮忙,开始建造钱庄,这些事情只用了短短的几天时间而已。说到这里,不得不叹服一下古人们慢节奏的生活,换到现在,你找不到任何一座城市,他们的生活节奏会比当下的汴梁城还要慢,所以,一直居住在一线城市中的陆垚穿越过来后,办事效率在其他人看来,那可以说是出奇的快了。不过,这如果是放在现代,效率也只不过是一般罢了。

陆垚虽然无法顾及自己的其他产业,没有办法每日跟进,审查情况和账目,不过棠溪的出现让陆垚找到了一个新的方法。在棠溪成为了陆垚的管家之后,按照现在网络游戏中的名词,棠溪等于说是每天多了一个每日任务,而且是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在这汴梁城中,去到所有陆垚下面的产业,视察一遍。不管是员工情况,还是经营情况,还有流水的账目,棠溪都要过目,以确保陆垚手下的这些厂子都在正常运转的状态,而且,管事人也没有生出二心。

这对于棠溪来说一开始也是一个挑战,和管事人的沟通,即便是棠溪这个粗人,但是几天下来,也应该能摸清楚一些这个人的性格,他愿意听什么样的话,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掌握了方法之后,和固定的这些管事人沟通起来,棠溪倒觉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视察这方面呢,自然也是没什么问题。棠溪自然也清楚,这些管事人不可能对于每天自己的到来视若无睹,有些管事人甚至专门会在自己去到这个厂子的时候特意让所有的工人们都集合,一起欢迎自己去视察。这样的视察,得到的结果不够客观,很可能是管事人想要让棠溪看到的样子。为此,棠溪想出了一个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