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皇帝驾崩(1/2)

古代,通信真是太麻烦了!

普通百姓想要联系上别人,只能花钱托商队带信。

一来一回,数月就过去了。

有钱人才会花重金养信鸽,靠信鸽传信。

两城之间,也需要花上个几天。

京城到岷城,鸽子来回一趟,约摸着,三四天就过去了……

但是,信鸽,第一时间就被风挽月否决了。

鸽子飞得低,很容易被人射下来。

更何况,她和萧玦都被人监视着。

用鸽子送信,无异于自寻死路。

匆忙之下,风挽月写了一封信,又拿了些银票、金子和银子,外加干粮,让墨三赶往北疆。

做完之后,她往脸上扑了些粉,重新回了灵堂。

看见她惨白着一张脸,眼窝周围又布满淤青,许氏都心疼了:“世子妃,您若撑不住,就回去休息一下吧。”

“无妨。”风挽月跪回灵堂。

写了信,她安心了许多。

烧着纸,风挽月隔着跳跃的火焰,看向棺椁里的宁王。

王爷保佑。

希望,萧玦能够一切顺利。

--

宁王的棺椁,足足在王府的灵堂里停了半月。

二月初二。

这日,春光明媚。

宁王府正门大开,京中长街站满了维护秩序的禁军。

街边,站满百姓。

太子代皇帝出宫,送宁王棺椁入王陵。

直到看着棺椁入了陵寝,风挽月才松了口气。

终于,又撑过一关了。

--

王府,白绫和灵幡依次被撤下。

佛光山来的和尚们,也被太后带走了。

府中一下子冷清下来。

冷清之后,就显得格外凄凉。

次日。

风挽月换下素服,站在王府前院,让管家把下人们全部召集起来。

近两百人,站满院子。

许氏和萧濯,也忐忑地站在檐下。

风挽月站在台阶上,迎着日光,冷清地开口:“王爷薨逝,世子又远在北疆守家卫国。

因此,我决定缩减府中用度。

下月开始,按考核制发放月例。

每人每月的基础月例,由每月三两,缩减到二两。

想多赚月例,就多干活儿。

认真踏实做事的人,会得到该得的份额。

那种不做事,整日得过且过的,逮到一次,扣一百文钱……”

听到风挽月的话,院子里响起一阵不满的议论声。

缩减月例?

而且,还要扣钱?

管家行了个礼,开口道:“世子妃,府中下人的月例,是世子殿下早年就定下的。

定份额时,奴才曾跟别府管家打听过,之后又细细做了预算,世子殿下也通过了。

好几年了,一直都是三两。

骤然缩减,下人们该如何生活?

除了家生子,许多下人在府外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风挽月挑眉:“听管家的意思,原来,这个王府,我还做不了主是么?”

“奴才不是这个意思。”管家恭敬道:“奴才身为下人之首,也是为大家打算。”

风挽月笑了。

难怪,王府规矩那么松散。

难怪,开支这么大。

难怪,很多下人都拿钱不干事,每日晒太阳、到处八卦,甚至去厨房随意吃喝……

真正干活的下人,却被欺压着。

风挽月唇角微扬着,表情却十分冷:“管家,你说,本世子妃是这宁王府的什么人?”

管家斟酌道:“主人。”

“是么?”风挽月讥讽道:“管家的眼里,还有我这个主人?”

管家弯腰道:“奴才惶恐。”

惶恐个屁!

天天跟她唱反调、阳奉阴违!

风挽月继续道:“本世子妃身为宁王府的主人,既要为王府做打算,也要为真正做事的人打算。

宁王府是王府,不是做慈善的地方,更不是闲妇懒汉的饭堂!”

话音落下,许多下人吓得缩脖子。

风挽月扫了一眼,说道:“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

想要离开宁王府的,今日就可以走。

要走的人,记得拿上卖身契,去账房处能领五两银子。

从此之后,与宁王府再无干系。”

她刚说完,不少人就兴奋了——

“能得卖身契,还能领银子,真是太好了!”

“世子不在京城,王府没什么好留的了。”

“领了五两银子,我可以回家娶老婆了!”

“……”

顿时,有人站出来:“启禀世子妃,奴才想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