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零章 贾诩郁闷的看着华雄: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2/3)

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华雄准备将贾诩留在蜀中,替他看住、并经营益州,将益州这样大一块非常重要的地方,给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此番华雄带兵南下,那必然是要将巴蜀之地,给取在手中,把益州的精华所在,归为己有。

益州,在今后不仅仅承担着粮仓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顺江东下,攻打荆襄之地的重要作用。

而且,益州地形封闭,偏偏又很富有,山河险固,乱世的时候,最容易让人升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容易引发割据称王。

益州这样重要的地方,派遣普通人前去守着,华雄自然不放心。

思来想去,能力极强,而且也跟着他做了很久事情的贾诩,是不二的人选。

贾诩的能力不用多说,至于贾诩的人品……

虽然贾诩没事了经常喜欢摸鱼,但是贾诩的人品还是非常过硬的。

这是经过历史证明的。

贾诩从来不会干什么吃里扒外的事情。

他跟着谁干活,就给谁出主意。

就比如当初跟着张绣的时候,贾诩就看出来了曹操有雄主之姿,并劝说了张绣投靠曹操。

可是在张绣的发觉自己婶娘和曹操之间,竟发生了那等事情之后,勃然大怒,要弄死曹操。

在这等情况下,贾诩还是毫不犹豫的就给张绣出主意,去整曹操,并打出来一场极其大的胜仗,而不是在这种时候,背叛张绣,前去投奔他看好的曹操。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足可以看出贾诩的人品。

所以,之后将益州打下来,把益州交到贾诩手中,华雄是非常放心的。

当然,将李儒调到益州,在之后坐镇益州也不是不可以。

但华雄觉得,还是将李儒放在长安这里,在关中坐镇比较好。

因为关中此时看起来平稳,但还有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

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就是天子,以及一些不知道有没有死心的老臣。

相对来说,曾经亲手弄死废掉的太后,以及废帝的李儒,在面对天子的时候更加可靠。

因为他真能下得去手。

只要天子以及那些老臣敢搞什么事情,就绝对不用担心李儒会因为对方的天子身份,而有所留手,从而出现一些不是太严重,但是却很闹心的事。

所以,此番华雄攻打益州,坐镇关中的,还是李儒。

张辽则统领关中兵马,进行武力上的震慑。

张辽其实是想跟着华雄一起去打益州的,对于他来说前去攻打益州,远比在这里坐镇舒服。

不过,他也知道,坐镇关中的重大意义。

所以,他并没有说什么话,对华雄的安排进行反对,而是很郑重的接下命令,并向华雄保证,让华雄只管带兵出征,他这里保证关中无事!

谁敢让关中动乱,那需要先踏过他张辽的尸体!

做了这样的安排之后,华雄开始想让谁屯驻武关,威胁荆州比较好。

现在屯驻武关的,是王方。

但王方的级别还是有些低,威胁荆州分量有些不够,不能让荆州感受到大的压力。

所以一番的思索之后,华雄最终决定让张济带兵前往武关。

王方归其节制。

同时过去的,还有其侄子张绣,以及庞德。

张济的资格够老,也很能打。

关键是这人大局观很不错。

先前在西凉的时候,也通过了华雄的考核。

至于华雄一下子往武关这里,调动这样大的力量,一方面是因为,兵力少了,威胁不住荆州。

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防备刘表真的头铁,在华雄取益州的时候,会不顾华雄的威胁搞事情。

一旦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那驻扎在武关这里的兵马,就会真的投入到实战之中,去打荆州。

可以说,华雄这是做好了两手准备……

一番的事情商议完毕,将大量的事务,都给安排下来。

关中的兵马很快就开始了调动。

粮草物资这些,也都开始调动,为接下来的征伐益州做准备。

本就显得忙碌的关中,一下子就变得更加忙碌起来。

而华雄却在这个时候,忙里偷闲的给李儒做出来了新的指示,令李儒组建一些商队,从荆州,南阳等地购买粮食。

“主公,咱们粮食本就不少,就算是明年真的大旱,也能顶得住,何况还有正在修缮的水渠,旱情再严重,那也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

您现在要将要出发,攻打益州,到时间又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