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工商力量(3/3)

不断的进行试验。

李小雷打开高炉,通红的铁水流了出来。

李三石看到铁水的颜色,他兴奋的说道:“小雷,我感觉这次,有很大可能会成功。

你记住了,钢铁就是工业的骨架。

没有这些通红的铁水,秦军怎么能战无不胜。

总有一些人说,秦王太优待工匠。

但我们自己不能自暴自弃,要相信我们的付出,值得秦王的优待。”

李小雷等到钢铁冷却,他立刻通过各种手段,验证刚才的性能。

“爹,我们成功了。

新炼出来的钢材性能,已经能满足火炮使用,他是合格的炮钢。

最关键,我们通过这次试验,掌握了炼钢的新方法。

我们突破这个技术,就能让钢铁厂利用之前无法利用的矿石,生产出大量合格的钢材。

兵工厂的生产线,也不会因为缺少材料停产。”

………………………………

4333年(崇祯九年),一月十六。

元宵节的节日气氛还没有消散,汉中城来了几波信使。

他们奔向汉中不同的地方,但都带来一个好消息。

炎黄日报前线记者发来的稿件,已经来到炎黄报社,准备增加特刊发出。

李凤鸣也接到前线获得大胜的消息。

“秦王这场仗打的非常出色,把握住了明军的每一个破绽。

用我们强大的实力,直接击溃了明军。

卢象升和孙传庭阵亡,天雄军和关宁军大部分投降。

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已经完美达成。”

李凤鸣在信件中翻找,很快找到秦王苏河给东南都督府下达的军令。

第一阶段取得大胜,不用再让苏熊他们担当预备队。

东南都督府可以放开手脚,正式对大明发起进攻。

………………………………

王仲策首相,看着内阁成员说道:“王上率领秦军打得极为漂亮。

已经消灭卢象升和孙传廷,这两支较强的明军。

拿下顺天府指日可待,大家现在做好后勤工作。

军队在前方打得漂亮,谁要在后方拖后腿儿,我一定会严肃处理。”

秦王府的官员都很高兴,这场胜利将是决定性的胜利。

他们本来就对秦军极有信心,现在对秦军信心更足了。

李志升高兴的说道:“这个消息出来,我们提前准备的战争债券,也能携着这次大胜之威,正式售卖。

这次准备售卖五千万两银币的战争债券,十年兑付,年息百分之五。

五千万两银币债券,希望能卖出去一半。

只要有两千万两银币,就能支撑三年左右的大战。”

王仲策也同意李志升的想法。

内阁确定好战争债券的规模,运用秦王书和临时授予内阁的权利,让银行发行债券。

………………………………

汉中商会会长丁万年,看完报纸,他向商会成员说道:“秦王带领秦军,已经取得大胜。

这是辉煌的大胜,一举歼灭了明军精锐。

秦王府再次发行战争债券。

这次我们汉中商会,要认购一千万两银币的战争债券,商会内的众人分一下。

我保底认购二百万两银币,你们剩下的额度,都由我来补齐。”

汉中商会会员,立刻争抢战争债券额度。

债券可是好东西,价值很稳定。

秦王府之前发放的所有债券,本息全部兑换。

购买债券的银币额度还能积累,用于兑换贵族身份。

丁万年看着汉中商会会员,很快就把一千万两银币战争债券额度分配完。

他们汉中商会近二百位成员,入会门槛就是身家一百万两银币。

汉中商会领头的几个副会长,随时能拿出数百万两银币的现款。

他们汉中商会的工业份额,几乎占据民间工业份额的一半,工业实在是太挣钱了。

汉中商会会员,能这么踊跃购买战争债券。

最主要就是对秦军有信心,相信秦军能战胜明军。

他们购买的债券,不会亏本。

秦军连续不断获胜,给所有人充足的信心。

内阁大臣李志升很快接到银行那边的反馈。

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五千万两银币的战争债券,就售卖一空。

筹集了大笔银币,用于秦军这次统一之战。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