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量子问题经典化 -(2/2)



叶铭:“……”

潘教授微微一怔,他看了一眼叶铭,又望向唐教授,微微皱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位小伙子,很想把量子计算运用到经典场景中来。”

潘教授便看着叶铭,很是宽厚的一笑:“叶铭,这个愿景很好。但……”

说着潘教授指着图纸:“就算我们能配合着改进技术,把整个量子电路浓缩到与之匹配的程度,但现在纠缠的上限也只是18个光量子……而且现在量子计算机最缺的是算法。”

“量子计算机能解决的问题,很早之前就定义了出来,我们称之为bq——bounded-error&nb;quantum&nb;olynomial&nb;time。而与之对应的是经典计算机的b问题,目前这两个问题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交集或者包含关系还很不确定,毕竟经典计算无论是技术底蕴还是规模,都不是量子计算能比的。”

叶铭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但片刻后,他又轻声道:“潘院士,我对量子算法不是很了解,但是……”

“你说。”潘院士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叶铭顿了顿,又看了一眼唐教授:“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说着他轻轻呼了口气。

“诚然,量子计算机最美妙的向往在于纠缠态下量子比特呈指数级增长的算力以及信息和逻辑的诞生。它甚至不依靠量变就能引起质变,毕竟它是一个指数级发散的系统。”

“譬如现在是18个光量子纠缠。理论上,只需要18个约束阱就行了,对吧?”

“是的。”

“但如果我们把18个光量子看成一组计算模块,然后制造出无数个这样的一组呢?”叶铭目光炯炯:“十万个,百万个,千万个?”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