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朱瀚替朱棣求情(2/3)

只要回来之后就能够把朱棣狠狠的克制住。

没料到,现在居然酿成如此大祸。

朱标的心里也非常的自责。

朱元璋平静地看着朱瀚手中的奏折,其中已经把意思说得非常明确。

他们手中的这份名单,里不少的官员全部都牵扯其中。

一旦对朱棣进行多方的研究和惩治,这些官员肯定也会露出马脚。

朱元璋对为人处事,早就已经了然于心。

他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于是,朱元璋便立马就答应了下来,现在机会近在眼前,他们可绝对不能够错过。

“好了,不要吵了,黄叶的事情既然在应天府发生,就让燕王去摆平。”

“让那些百姓能够解决危机,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

朱元璋的话,意思已经非常明确。

朝中的官员必定不敢在有任何的举动,朱棣低着头咬了咬牙,自己可真是提出险招。

但即便是这一步棋走得确实惊险,但自己也确实是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一旦出了事,自己恐怕都没有办法能够将这些全部都解决。

他心里已经暗暗地下定决心,为自己之后的努力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朱棣和朱标两人,在应天府的所作所为,朝中的百姓其实早就已经有所耳闻。

朱棣既然带着百姓,开始种植黄叶事情传出去肯定也不好过。

朱元璋便命令朱棣禁足半月。

“燕王种植黄叶,现在把那些黄叶全部都处理掉,给百姓一个公道,再把他们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摆平。”

朱棣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朱标看着朱棣,眼神都有点复杂。

朱元璋好不容易结束微服私访,回到应天府没料到处理的案子。

居然就已经牵扯到了,这些王孙贵族的身上。

其他中位朝臣在上朝之时,也对朱标进行了一番的表扬。

朱元璋这些日子不在应天府,朱标来处理政务做得更是井井有条,这边让不少的官员对朱标都赞赏有加。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看着眼前的朝臣,他狠狠的咳嗽了好几下。

“这些日子应天府的事情办得倒是不错,看来太子还是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你们要是有什么想法的话,也尽可以畅所欲言。”

朱元璋说着漫不经心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

好几位老臣便纷纷地站了出来,他们抬头看着朱元璋。

“陛下,我们这些老臣之前就已经想过,必定不能够再拖太子殿下,这些日子在处理政务时做的确实不错。”

“大人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太子殿下在处理百姓的事情上面一直都勤勤恳恳,这可是给我们应天府的百姓留下了一条生路。”

有了几位老臣的极力推荐,其他众人对朱标这些日子以来处理事情,都已经极为的信赖。

有了朱标,他们似乎都能够在他的身上看到朱元璋年轻时候的影子。

“陛下英明神武,太子殿下,又能为天下百姓着想,这可真是我们大明的福气。”

朱元璋听着目光,便缓缓地看向了朱标。

这些日子,应天府之中的事情他一直都是极为清楚。

包括先前调查黄页的事情,朱标也是一直暗中的出力,这让朱元璋对他也是青睐有加。

没料到朝中的官员,都不由得对朱标寄予了厚望。

这让朱元璋非常的高兴。

自己选的储君能够得到他们的青睐,这便证明自己的眼光没错。

就在,朱元璋想要好好表彰朱标的时候,只见朱标缓缓的走上前。

他转头看着那些拥护自己的老臣,心里也倍感欣慰。

“父皇明鉴,都是各位大人对我教导,若没有他们的话,而臣也不知道朝中的事物要如何去办,归根到底还是父皇有眼光。”

朱元璋看着朱标心里更加的欢喜。

朱标的这一番话语,更是让他赢得了众位朝臣的青睐,甚至连朱瀚都没有想到,朱标这成长居然如此之快。

作为太子,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能够有所成就。

这要是换做其他的人根本就做不到。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朱元璋会对朱标那般的信任,在处理政务上能够做到公平。

在百姓之上更是不敢有任何的懈怠,这才是真正的君王之道。

“太子竟然能够得到你们这么大的重视,看来咱这儿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