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咱大食国好起来了。(2/4)

但是涉及到其他的国家,所以专门告知其他国家。

同时,双方的条约内容细节上,还故意留下了一些模湖不清的地方,并没有告知其他国家。

和约上说明,奥斯曼“直接移交”给大明的土地是: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两河流域。

但是奥斯曼“放弃”的土地,就在同样的列举描述的最后,额外加上了一个“等”字。

这个“等”字所包涵的内容,主要是大明和奥斯曼是心照不宣的,已经完全失控的大食半岛其他区域。

事实上还暗含了已经被泰西和割据势力控制北墨洲地区,包括利比亚、的黎波里、突尼斯等等。

大明当然想全都要,但是奥斯曼也已经无法控制那些地方,也就无法直接移交给大明了。

同时,奥斯曼也有挑拨大明与泰西继续争斗的想法,所以只答应在和约上模湖处理。

奥斯曼反正是完全放弃不管了,以后大明能占领多少那是大明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以臣子身份出列,向朱靖垣递交准备好的宗藩条约签署申请。

朱靖垣稍微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直接在现场宣读提前准备好的圣旨。

设立埃及国,册封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伯,并兼任埃及总督。

阿里控制的地区面积颇为广阔,但是直接得到的爵位只是伯爵。

不过大明明确告知了阿里,随着对方持续正常的朝贡(缴税),爵位会逐步提升到公爵。

对于阿里而言,实际情况也和波斯一样,目前的爵位不重要,以后的爵位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成为大明藩属的身份。

有了这个身份,除非再次爆发世界大战,以后泰西各国和奥斯曼都不敢动埃及一分一毫。

自己是大明的伯爵,就算是泰西的亲王,那也只能跟自己平起平坐。

到此为止,大明与奥斯曼的战争正式结束。

双方代表再次起立,依次离开现场,相关消息也再次传遍全世界。

朱靖垣和大明的主要官员没有马上离场,而是直接在会议桌周围坐下开了个小会。

朱靖垣拿着准备好的小本本,一条条的吩咐身边的大明官员:

“通知右军都督府大秦海方面军,协议已经签署并且直接生效。

“现在马上开始靠岸登陆,当地时间中午开始接管城市。

“按照计划,用最快速度管奥斯曼要交出来的土地,特别是塞浦路斯岛。

“一是要尽快控制移交地区的局势,避免泰西各国暗中插手搞事,所有泰西军政人员全部赶走。

“二是要监督奥斯曼部队的撤退,避免对方在撤退过程中搞破坏,监督好府库和文玩古物。

“移交地区的所有人口,除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外,当地的土耳其人、希腊人以及其他所有人等,奥斯曼都可以全部带走。

“塞浦路斯岛屿上的所有人口,无论是何种族,都必须全部带走,大明会主动提供运输船帮助。

“其他地区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相对世俗化的浅信徒可以留在当地生活,其他人口迁往波斯和埃及。

“盯紧和催促朝廷组织的移民进度,尽快向大食地区特别是塞浦路斯岛上输送足够的大明移民。

“普通人分田,士子们分官,记得全都发枪,暂时以军屯模式集中管理。

“尽快把咱们大明人的社会搭建起来,哪怕暂时是纯农业的也行。

“必须得有咱们大明的人生活,这些地方才能真正变成大明的土地。

“咱们跟露西亚的谈判开始之后,局势肯定会迅速变得更加紧张。

“不排除再次跟泰西各国全部交战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快。”

旁边的几个文书人员奋笔疾书的记录,同时逐条分解之后交给相应人员去传达。

实际上,按照惯例和实际规定,各国代表签署的和约文件要送回本国,由本国的君主正式用印,然后交换君主的批准书,然后和约才能正式生效。

但因为电报的存在,以及过去一个多月的有意拖延,大明和奥斯曼的和约的全部内容,早就依次得到了双方君主的反复仔细确认。

大明皇帝不会去否决,奥斯曼苏丹也没有能力再去否决了,所以批准书都提前准备好了,所以这份协议是即时生效的。

大明海陆军也全都做好准备,现在就在关键的港口码头外面飘着。

朱靖垣的指令以电报形式发到西海,运输船队马上开始靠岸登陆。

中午时分,登陆的大明部队开始入城,奥斯曼驻军和部分居民开始撤离。

奥斯曼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决定放弃这些地区了,要撤离的消息早就或明或暗的传播开了。

十几天前奥斯曼接受要求的的消息正式公开,当地的士兵和居民就已经开始开始准备迁徙了。

第二天上午,大明右军都督府基本接管了大秦海西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