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编剧团队,两个剧本(求订阅)(2/4)

等等。虽然没有太实惠的条件,但是也不错了。

于是,陈屿同意了,接受了本届刚毕业的三名编剧专业的毕业生。

这三人也是足够的优秀,也有关系,否则这种好事哪里能轮到他们呢。

这三个编剧是两女一男,资料也看过了,确实有过人之处。独当一面还差的远,但是当编剧团队的一员是足够了。

两方能谈妥魔都大学也很开心,这证明学生很给他们面子,脸上也有光。

一个星期后,加上上戏的三个编剧,瀚海娱乐的十人编剧团队招聘齐全了。

这里面最厉害的一个编剧孙义,做过一部国内一部票房冠军电影的署名编剧。他也是陈屿亲自面试的,从各方面来说,他都很优秀。

因此,聘用成功后,他认命了孙义为十人编剧团的负责人。

还有一个编剧赵文资历差了点,但是也足够优秀,被认命为孙义的助手。

不过,两人的认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有人足够的优秀,也可以取代两人的地位。

随后,他将编剧团队分成了两个小组,两个负责人一人负责一个小组。至于三个菜鸟,也被打散进了两个小组中。

“咳咳,你们看看这两份大纲,尽快按照我的思路变成电影剧本。”

陈屿手中的大纲是《隧道》和《釜山行》,分别递给了孙义和赵文。

两人拿上大纲一看,好家伙,这么详细。再一看,又是惊悚类型的。坊间传闻瀚海娱乐中意惊悚片,这么看来,一点都没说错啊。

《隧道》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汽车销售员李正洙结束工作赶赴女儿生日派对时,行经刚开通的河图隧道,突然一阵天摇地动,让他经历此生最孤立无援的三十五天,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拨打119求救。

这则隧道崩塌消息引发各界关注,除了搜救大队,还吸引了大批抢新闻的嗜血媒体,以及逢场作秀只为增添政绩的官员。搜救队长金大庆不仅要研拟救援计划,还需控制现场跟风记者、向作秀官员汇报,恶劣天气的搅局使得救援行动雪上加霜。

好不容易终于进行开挖,准备救出受难者时,竟发现隧道是个豆腐渣工程。一连串的重击使得希望一一幻灭,

更糟的是搜救行动中救难队组长意外身亡、国库的大量花费,促使舆论审判,迫使李正洙无助的老婆世贤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那一天崩塌的不只是隧道,更引爆现代社会形象丑闻。

这样的内容在南韩可以上映,但是在国内肯定是找死的行为。因此,肯定是要改变的。

于是,在陈屿的改动下,逢场作秀的官员变成了一心为了群众的好官。隧道崩塌也不在是因为豆腐渣工程,而是因为装载危险品的车辆违规造成了隧道崩塌。主角的老婆也不再是被迫签字,而是因为现场救援人员接连殒命,她的善良让她不忍心这些无辜的人丧命,加上丈夫被困三十多天,按理来说,也不可能幸存,于是决定放弃救援。

这么一改,虽然失去了原版揭露社会和政府的黑暗,但是多了光明和温暖,总的来说是各有利弊吧。

《釜山行》这部电影,陈屿并不准备做过多的改动。

毕竟,丧尸题材什么的,在国内受到的限制颇多。首先枪杀民众这一关,就过不去。因此把背景放在南韩,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搞个中韩合拍,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国内没有拍丧尸片的经验,南韩却不缺。

在他的版本中,男主角是国人在南韩上班,不过却取了一个南韩妻子。两人结婚后生活美满,还有了孩子。不过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男主回到了国内。两地分居等原因造成了两人离婚,孩子跟了男主。

这次,男主带着孩子从国内去南韩看望前期,结果在火车上遇到了病毒爆发……

嗯,差不多就是这么多的改动了。

不过,他也做了两手准备。毕竟限韩令明年就要出来了,搞不好这个中韩合拍也要凉凉。因此,他做了备选,将背景放在了东京和香江。

总之,这个类型的片子肯定要合拍的。

看了大纲后,两组人开始小声讨论了起来,并且时不时的瞄两眼陈屿。

如此仔细的大纲,还有人物,命运,线索等真的太细了,简直像是照着一部电影拆分一样。

他们大部分都是有编剧经验的人精,很难不怀疑大纲的来历。要是大纲真的是照着已经拍出来的电影扒的话,他们作为编剧,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各位放心,这两份大纲都是我原创的。你们不信可以搜所以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电影。”

知道自己被怀疑了,陈屿依旧温和的打消着他们的疑虑。

“我们相信陈总!”

“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