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古人用的火锅(下)(1/2)
“呵呵,这个还不能确定。”
“但是大部分人看到这件青铜器皿的时候,都会这么觉得。”
“夏教授给这件青铜器起了一个名字,叫【三足铜分格鼎】。”
杨茜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
考古学讲究严谨性,如果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是火锅,一般都会按照考古学常用的方法进行命名。
既用文物本身的造型特征加材质特制来命名。
眼前这件青铜文物有三足,呈现出鼎状,这没什么特别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它内里却被四块隔板和一个圆筒分成了五个独立的区域。
这也就是【三足铜分格鼎】的由来。
“感觉还真是,这个造型和今天的九宫格火锅,差不了多少。”
白冰洋睁大了眼睛,好奇打量着眼前这件青铜器。
“余大厨,你也觉得这个是火锅吗?”
杨茜将目光定格在徐来的身上。
她对眼前这位戴着口罩的厨师相当好奇。
4号区域这些文物出土的时候,便有人提议请一些美食专家过来看看,但夏教授说再等等。
一开始,大伙也没在意。
直到大伙听到徐来大战吉庆资本的事情后,所有人顿时明白了。
原来夏教授等的是徐来。
想想也是。
徐来这个人不仅厨艺非凡,而且还博学多才,不惧权威。
当初鸡豆花和糖粘羊尾的事情,让不少考古界的人都知晓了他的存在。
夏教授肯定将徐来定为了第一人选。
本来,大伙听说今天有一位厨师要过来的,都以为是徐来徐大厨。
寻思着可以尝尝徐大厨的手艺,但最后却被告知,来人是东湖学院的余飞。
大伙对于余飞了解得并不多,只是通过航天美食大赛那件事情,知道一点。
厨艺这一块,余飞肯定是说得过去,就是不知道对于历史和文化这一块,对方知道多少。
“这个古墓的年代以及墓主人确定了吗?”
徐来问道。
前面便说过,蓝星和地球,在一些历史上是有重合的。
就拿美食东坡肉来说。
不仅地球那边有东坡肉,蓝星这边也同样存在。
如果可以确定一下古墓的年代以及墓主人的话,或许能直接比对地球那边的资料,确认这些东西的具体用处。
“这个古墓不是单一的,他是两个朝代的古墓重叠的结果……”
杨茜解释道。
因为地质活动,这里的古墓被人发现。
一开始,大伙都以为这是一个古墓。
但随着挖掘进度的展开,利用各种高科技探测之后,众人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古墓竟然有两层。
“两层古墓?”
“意思是一座古墓之上,还建立着另外一座古墓?”
“这里难道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所谓的龙穴?”
徐来、白冰洋以及王胖子都有些吃惊,三人皆是忍不住看了看脚下的土地。
双层古墓的出现,他们只在电影电视剧中看过,却从来没想到,现实中竟然真的存在。
“是不是龙穴这个没办法知道了,几千年下来,地质变化早就将这里的一切改变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4号区域的文物,应该属于西汉。”
“也就是大概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之间,距今3000年左右。”
“至于墓主人的话,目前还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是王公贵族。”
杨茜将一些用到的信息都说了出来,旋即便认真看着徐来,想要看看对方到底会给出什么样子的回答。
“我个人觉得,这应该就是古人用来吃火锅的器皿……”
徐来直接给出个人观点,旋即便说出了判断依据
文曰:“周天子以礼制天下,贵族列鼎而食。”
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在古代它不仅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同时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当时的古人便制定了礼乐制度,对各级贵族享有的待遇进行了严格规定。
具体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这不仅是宴飨的标准,同时也是随葬品的标准。
另外,还有一点也可以进行论证。
在南宋以前,古人所有的菜,要么是烤要么是煮。
按照这个去推断的话,眼前这个【三足铜分格鼎】烹饪食物的方式,应该是用水进行煮了。
用水煮的话,其实也算得上火锅了。
当然,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辣椒,不过古人并不是吃不到辣。
在辣椒没有传入之前,古代也有辣味的来源。
花椒、茱萸、胡椒、姜、芥末、葱、大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