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妥协一(1/2)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萧家子孙多经历点磨难也是好事。”萧仿步履蹒跚的走着,侧转头,“老夫掐指一算,移民岭南的人会有几十万人水土不服或者的了疟疾,或者是还没到途中的被山贼水匪捣乱。”
李佾陡然停住脚步,神色冷冽的看着萧仿。
萧仿依旧笑眯眯的看着李佾。
“小叶子~”
“奴婢在。”小叶子小碎步跑过来。
刚刚他和萧仿说话,小叶子已经驱散侍卫,自己也离得远远的。
“八百里加急,有士族要勾结山贼水匪截杀移民,要求沿途立即加强警戒。还有士族要给岭南移民下病,要求岭南严防死守,有任何病患都要重视,十人以上生病报与朕。同时每过一县都要通报一番。”
萧仿脸色一僵,无奈的看着李佾,随即摆摆手:“刚才那些事情老夫已经拦下了。”
没有说是自己胡咧咧,没有这么糊弄人。当然,直截了当的说拦下来了,也是在威慑李佾。
只不过李佾的反击太犀利了。
你们想影响移民大计,老子就先言之不预。
但李佾明显已经被触怒,根本没打算放过此事。
冷哼一声:“做事有底线。况且君无戏言。小叶子继续传令!”
萧仿苦笑一声,无奈的摇摇头。
李佾也是无奈的叹息一声:“老人家来是善意,也是提醒,是朕着急了。”
萧仿隐含的意思就是现在大移民还没有结束,一切应以大局为重,陛下这么着急推广学堂太着急了。
萧仿却突然一笑,笑的很开心:“至少老夫没有里外不是人啊,在陛下这里还能落个好。”
“老人家倒是知足。”
“何况老夫知足!”萧仿昂起头,“我萧家一门六相,萧家满门都知足。”
士族把持教育,把持上升通道,就是为了自身能长盛不衰。但萧家没这个想法,一门六相还要怎么样!
所以所谓李佾推广学堂和士族对立这件事,萧家的态度是无所谓。
我们知足了。
“何止一门六相!”李佾张了张嘴想了想,不说话了。
他知道这可是八叶宰相世家啊,还有两位继任者呢。想说你萧家那谁谁谁也不错,但想不起来有谁谁谁,这就有点尴尬了。
立即转移话题:“移民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萧仿侧转头看他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陛下既然在沿途做什么招商生产水泥,又在岭南周边生产,老夫自然将水泥都调过去。以我的估算岭南的水泥应该够建房子的。实在不够的话以郑从谠的水平应该不会坐等水泥从天上掉下来,那样会砸死他的。也许会建一些木板屋勉强应付过去。”
这就是和聪明人共事的好处,或者也可以说是配合。
李佾水泥招商,根本不用和萧仿说,甚至于也没想那么多,但萧仿就利用现有一切资源能应付下来大移民。
萧仿抬头看看前方的含元殿,不由得嘴角露出一丝自得:“想一想半年时间从提出到现在眼看快完成。我唐十分之一的人口从关中跋涉三千里前往岭南。老夫好像依旧在梦中,此刻即使身死也再无遗憾!”
名垂青史了!
板上钉钉的!
李佾也抬头看一看蔚为壮观的含元殿,沉吟一下却说道:“老人家这么想可以,但朕年轻,还不知足呢。老人家可想再看看我大唐再现开天盛世!老人家想不想看到远超开天盛世的盛况!”
开元、天宝,这是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两个年份,称作开天盛世更恰当一些。
“老人家可以卸任尚书令,改任中书令封郡公。”
“你觉得老夫无法面对接下来的斗争?”萧仿目光炯炯。
李佾微微点头:“盛世是光明辉煌的,斗争却是黑暗的。老人家的智慧想必自觉应付起来自然游刃有余,但朕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压力下,老人家前来示警安危,所以朕不想让老人家多操心费力。”
“中书令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但权责上依旧可以指点朝堂,却少了一些杂事。”
这个职位相当的自由自在。
萧仿仔细想了想:“陛下对尚书令可有合适人选?”
李佾自然不会中计,而是摇摇头:“也是刚刚感叹老人家岁数大了才突发奇想。”
如果现在告诉他自己有尚书令的人选,恐怕老家伙就会怀疑自己另有目的了。
“其实现如今没有尚书令也许更好。”李佾意味深长的看着萧仿。
萧仿有些疑惑有些探究,双眼逐渐深邃,最后化作浑浊。
微微点了点头,又突然抬头:“老夫是来要钱的!”
李佾差点脚底下拌蒜。
卧槽,这老家伙原来还真是死性不改。
每一次来都是要钱要钱再要钱!
“又哪里缺钱了?”
萧仿从大袖里拿出一份奏疏。
李佾接过来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