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55:金雕(3/3)
,李雅丽端着一个洗衣盆从里面出来,她就是闲不下来,只要王鹏睡着了,就会立刻找活干。
前世今生,很多事情都变了,但妻子的性情依然如故,这是王天孝最为庆幸的事情。
“行,”王天孝揉揉小雕的脑袋,站起身,小雕桀骜不驯地看了他眼,慢腾腾走到房檐下面,卧在给它准备的干草上开始休息。
只是辛苦了两只小猫。
小雕已经占据了它们回家必经之路,估计它们一会回来,又要躲在边上瑟瑟发抖了。
“要买多少?”
李雅丽抖了抖手中的床单,脑子里大致算了下,“各买个一二十斤吧,我们场站现在人多,熬好后多吃点段时间。”
“那行,我等下就去。”
腊八节北方一种隆重的节日。
每年到了腊八节,天基本已经变长了,俗话有云,过一腊八,长一扠把,就是指到了腊八节,太阳落山的时间已经推晚很多。
不同于南方的轻描淡写,北方的腊八节相当有趣。
基本是过年就从腊八开始。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流传很多,不同的地方坚持的也不同。
但最多的有两种。
一种是腊月八号是佛祖顿悟的日子,所以佛门中人会在腊月八日这日放粥,便是腊八粥。
还有一种是认为红豆可以驱邪,所以腊月八日这日,用红豆等豆子熬制成粥来吃,邪祟就不能近身。
同样是腊八粥,不同的地方使用的配料也不同。
最麻烦的腊八粥大概有三四十种原料,而且很多原料开始都会雕刻成型,然后再用来煮粥。
庆城的人们,尤其是穷人们,腊八粥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一般来说,就是豇豆,红豆,黄豆,薏米,高粱,荞麦,玉米,小米,黄米等常见的吃食放在一起熬制,熬成后也非常稠,基本和浆糊差不多了多少。
熬制好后,会提前准备一个水缸,将粥舀进缸内,基本会搞整整一满缸。
庆城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粥放在锅里很快就会冻成块,也不会变坏。
每天早晨人们吃饭的时候,就从缸里挖出一块,放到锅里加热,然后就可以吃了,一直要吃到过年。
也象征着年年有余。
后来即使这种传统风俗不怎么坚持了,但人们做腊八粥还是要做很多,坚决要剩下一部分,不能吃光吃尽。
这个年代人们很讲究仪式感。
年味从腊八节开始就逐渐越来越浓,不像后世,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即使除夕夜晚,很多人都早早睡觉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