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221:非池中之物(1/7)
前些天,米青松说过帮王天孝约省中药集团的采购经理一起吃个饭,针对接下来的供货和运输进行沟通。
毕竟是十几万斤,也就是七八十吨的货物,又是非常容易发霉或者自常过期的中草药,若是中途出了问题,损失谁都承担不起。
为了显示诚意,王天孝专门在文远大酒店给预定了包厢。
并且让张文远做了陪客。
采购经理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姓孟,很有气质,一看就是那种久居高位,没怎么过过苦日子的人。
她看到王天孝竟然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明显有点意外。
确认之后,忍不住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王天孝知道对方并不是真心夸奖自己,反而是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
人的气质是装不出来的。
王天孝这辈子即使再厉害,但身上依然没有那种成功人士的气场,而同桌的米青松和张文远各不相同。
他懂得刚才米老那样说,不仅是想让孟经理不要那样俯视着说话,更重要的是,他还让孟经理认识到一个问题,就如同当初黄总和米老愿意给孟经理机会一样,米老很看重王天孝这个人,他就是为了给王天孝铺垫这个机会。
“是啊,可现在很多人都是两分法,要么认为一点作用都没有,要么就觉得中医或者西医某一种是神话。但相对来说,西医的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中医,这让我们这些世世代代的中医世家委实有点难过。”
很多人做生意,或者是在工作岗位中总是郁郁不得志,就是觉得自己不想去维持人际关系,并对一切维持人际关系的人嗤之以鼻。
而不是工业。
我个人觉得,我们并不需要特别贬低或者抬高哪个,两者完全可以同时存在。如果病情紧急或者严重,我们就可以尝试西医,但如果是顽疾或者慢性病,那中医治疗模式显然可以起到很好作用。”
她轻笑道:“小王,你太客气了,能在庆城这个地方发展起来,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也需要很多魄力。”
既然这样,自己还拒绝什么呢。
“我想让你总负责这边的种植工作,也就是说,以后这边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都由你来全程负责,包括人员安排,物资调动等等。
看似在维持关系,不过是维持利益罢了。
庆城的房地产,出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
“这个我懂,中药的致病机理本来就模糊,所以很依赖药材里的微量元素,若是不能保证药草的稳定,那制作出来的药剂或者药丸,治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以及,鲜奶店刚刚开始,还是要多操点心,米小青和李冠平都太老实了,守成可以,开拓精神和思维都不够,他必须带着他们朝前走一走,形成习惯才好。
王天孝苦笑道:“确实是这个原因。”
“咦,你还懂医理?”孟经理好奇地盯着王天孝。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似乎不该急着将摊子铺得太大。
“你还没干过,怎么知道就干不成呢。”
在不犯法,不危害所有人的利益下,人情关系,就是很有作用。
“老板,既然您这么信任我,那我就试试,我老吴能力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东西都不懂,还要老板您多指导。
所以王天孝开始发展的就是农业,而支持张文远发展的是基建和房地产。
“话虽如此,但坦白说,我是没想到你竟然还懂得这么多,我碰到的很多药材种植大户,都根本不知道药材使用的道理,在他们眼里,药材就是一种经济作物,能换钱就行。”
“没有没有,你说的非常好。我很少见有人,尤其是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见解。这说明,你确实认真思考过,老实说,我们非常欣慰。”
这会她对王天孝已经有了好感,虽然还是叫他小王,却语气不是那种家虚假的客气,而是带着几分真挚。
吴文化惊讶的合不拢嘴。
“西医和中医各有优缺点,但中医相对来说,更注重人的日常保养,而西医则是病情戒断。所以就会显得中医的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