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地营2(2/3)

却没有解释,只是有点不好意思道:“赵将军,让你见笑了。”

……

无聊的跑步,时间不长,就有人自动退出,或不解,或愤然,或胆怯,李文也没管,但是时间一长,还在坚持的人,则在苦苦坚持,他们未必就了解,未必就心甘情愿,但是,人心就是复杂,到了这个程度,都不愿意轻易放弃。

这一次挑选,从早晨未吃早餐,直到中午时分才结束,让李文欣喜的,宛城血战的兄弟,都坚持了下来。在新兵营吃完午饭,李文便带着一众“精锐”新兵,前往“山地营”。

山地营其实就在李文回荆州路上的一个山谷,够宽敞,但是这里,连简陋的营房都没有,一切从头开始。

下午的时候,关兴的两百斥候和相关物资也到了,李文带着新鲜出炉的山地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建设营房,而是在山谷内竖起一座石碑,上刻宛城之战的简略经过以及阵亡的士兵。

石碑想当简陋,字迹也“丑陋”,这是一帮士兵亲手制作,所以速度很快,也相当简陋,碑成之时,曾参加宛城之战的人,都忍不住留下热泪,齐刷刷双膝跪地,李文更是两眼通红,沙哑着声音喊道:“凡为汉室捐躯者,凡为民众流血者,英魂永存!在我们山地营中,均会留下痕迹!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这件事给山地营的震动,相当之大,特别是两百斥候精锐,对李文未必服气,也被感动了。说到底,当兵的,永远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战死沙场,能让士兵拼死作战,只有甘心二字。

为何甘心,一是师出有名,让士兵知道,为何而战;二是自身利益,熙熙攘攘,皆为名利。当兵能有什么利益,一为军饷,可养家糊口,二为名声,可光宗耀祖。李文此举,算是开创先河,开始之时,未必能有效,但军容为之整肃,千人一心,山地营他日一战成名之时,必将响绝天下。

按照规划建好营房之时,李文也对山地营做好了规划,山地营一分为二,一为两百轻骑,应龙为首;其余皆为山地兵,白亮为首,一切训练,均在山中。所幸的是,以应龙和白亮的能力,在山地营中,快速得到认可,其余参加宛城之战的人,也成为山地营基层军官的骨干,他们和关兴的大力支持,才让山地营的训练得保顺利进行。

山地本不适合骑兵,但训练有素的轻骑,作为游骑则无碍。白亮则传授攀爬、潜伏、刺杀等特殊技能。根据训练的效果,慢慢调整训练内容,应白亮要求,又研究并增加了特殊手势,旗语等训练内容,并暗中招募能工巧匠,研究短弩、各类特殊工具等制法。

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李文虽然具有现代思维,却不清楚真正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只是强调两个基础,一是绝对服从命令,二是体力和坚韧性,其他都是全营官兵研究而成。

一日训练完后,白亮在众兄弟的起哄下,爬上了,山谷营地后边的峭壁,引来阵阵喝彩声,惊动了正在切磋武艺的关兴兄妹,随着李文来到峭壁前观摩。

白亮在山顶兴奋地挥着旗语,关凤很奇怪,问道:“他在干什么?”

“发骚!”关兴笑道。

李文也笑了起来,这是白亮第一次在人前展示少年意气,这个少年老成的家伙,估计也是第一次挑战犹如悬崖般的峭壁吧。

“那是旗语,他在问,还有谁能爬上来?山地营有多基础技能,都来自子玉的传授,这可是我的宝贝啊!”李文看关凤一脸不爽的表情,解释道。

“不就是爬山嘛,我去试试!”关凤不服气,把手中大刀往地上一贯,就要冲上去,李文连忙拉住,指着峭壁道:“你且认真看看再说。”

关凤认真看了看,确实很陡,中间有段还是悬空的,算起来,还真是个悬崖,知道自己确实上不去,却不想示弱,却听到李文悠悠道:“子玉太冲动了,我想,让他再爬一次,未必还能顺利爬上去,掉下来,可就要命了。”

关兴点点头,关凤也不再执意,被李文拖着小手,知道李文的关切,小小的甜蜜,脸上慢慢泛起红晕,又不舍得放开微微出汗的手。

李文却想到现代的攀岩,如果有专业工具,稍微训练一下,以古代士兵的素质,应该不会比现代人差,便努力回想攀岩的电视来,依稀记得的一些工具,经过今时的能工巧匠和全营士兵的研究,应该不难完成。

……

山地营组建以来,伤病不断,连梓伯都调来坐镇,并研究及传授一些针对性的医疗常识,这一切都表明,荆州对山地营的支持,关兴与关凤更是山地营的常客。李文除了参与山地营训练之外,仍苦练枪法和基础,那基础训练方法也成了山地营的必修科目。

一日中午,正是午饭时分,关羽突然暗中造访山地营,也不知道是山地营开销太大,还是想来看看关凤喜欢的人,李文与关凤的关系已经半公开化,想来也是得到关羽的默认。

此时,李文和关兴在营中切磋,周围围了一圈的士兵助威,关羽暗中不喜,关兴太“不务正业”了。如今斥候大营中仅剩三千,除去李文这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