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尾声上(2/3)

s;萧绎不知道唐鹏前后两次为傅临川所救,更不知道唐鹏早已将萧绎此前对唐鹏的一切指令都告知了思卿。

“我忍了很久,退让了很久。如果不是你始终不为靖国公、余允和翻案,怎么会有更多无辜的人枉死?你问我为什么执着于此,原因很简单。你不翻案,我和我的父兄就一直有把柄在你的手里。你不翻案,我的良心过不去,我的恐惧散不去。直至今日,乌台直指我就是与靖国公、余允和案余孽有关,而你又在背后暗查我的养父熙宁二十年是否要谋逆,你觉得我还能安坐吗?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如果我不能够先发制人,等你查清一切,我的死期来临,我还能找到反抗的契机吗?”

她重新站起身,用手拢住帷幔,“不过三哥你放心,虽然何适之和宁寿侯想杀我,但我心里并不记恨长哥儿。拜你所赐,我跟长哥儿也没有水火不容。所以我会好好扶持东宫,不会废长,不会玩火自焚,你就安心养病吧。”

“我本来可以跟你继续耗下去,让你继续沉迷建醮,让你继续大兴土木,等你变成世人眼中的庸主,我就能找到反击的机会。可是国朝究竟能不能耗得起呢?我想你心里有数,到时候我怕我得到了却收拢不住这千疮百孔的江山。”

她笑着转顾萧绎,眼睛里却没有丝毫笑意,“三哥,我知道我不一定比你做得更好,但是感谢你教会我这么多。熙宁十三年我回到帝京时,我来,还真从未想到过是要来抢你萧氏的江山。”

萧绎不可置信看着她,思卿轻笑,重复道:“今时今日,我来,就是来抢你萧氏的江山的。”

帷幔被思卿扯下,继而她惊慌失措的声音四处飘荡,“快来人!快来人啊!”

侍从、医官、东宫太子和属员、值夜阁臣川流不息涌入西苑阅是楼。思卿惊恐得追随者每一个人的脚步,像是一下子变小了二十岁,宛如与母亲失散的小鹿,只有太康公主紧紧握着她的手。

医官们交头接耳,面色凝重,半晌终于由黄远小心翼翼上前道:“回禀皇后殿下,陛下中风,只怕……无法复原了。”

思卿身子一软,大袖带倒了身边桌上的瓦罐,瓦罐破碎,和顺泣道:“这是圣上才为娘娘准备的羹汤,小的还没送去娘娘处,娘娘就来了。圣上还未来得及……”

他还记得熙宁二十一年秋天她要他亲手为她做那一道乌鸡雪耳汤,他一直没忘记,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

思卿的泪水滑落,她知道她不能后悔,没有退路,于是面无表情用袖子擦掉泪,适时地昏厥过去,耳边传来众人的惊呼声。

是年今上病倒,无法视朝。东宫少年监国,血气方刚,做事难免莽撞冲动。中宫皇后总是适时出现在东宫与朝臣之间,永远说恰到好处的话,永远做恰到好处的事,永远温和娴雅得将东宫与朝事不动声色地隔开。

阁臣仿佛都已忘记整个京畿直隶的精锐戍卫,都在这位看起温婉端方的中宫皇后手里。她待下越来越谦和,但是她说的话也越来越没人敢质疑。这年季春是她的生辰,千秋节上她说自己唯一的心愿是解冤狱,积善德,为陛下祈福,愿陛下早日康健。

未久钦天监言天象所指,江左冤狱危及今上病势。思卿说她曾被诬为靖国公、余允和案的余孽,倘若她要独善其身,大可袖手旁观,保住清名。但为今上康健计,为冤狱能够开解,她愿意为天下人指摘,也要提出解此冤狱,为今上祈福。所以为靖国公、余允和翻案,成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当年的靖国公、余允和案牵连之广骇人听闻,昔年炮制此案的敬王府以谋逆收场,幕后默许此案的太皇太后早已崩逝。江左士林多有在朝为官者,皆默认此狱为靖国公、老敬王党争所致之冤狱。

多年以来,因宗王势大,因今上闭口不言,故对此案避而不谈。如今旧案重提,宗王衰微,靖国公追复爵位,自余允和以下被连累的朝臣士子一一恢复名誉。没有朝臣反对,没有宗王说话。思卿的堂妹,现如今的和王妃李氏进宫时甚至力陈各位宗王绝无对为靖国公案翻案不满之意。

以前看似绝不可能的事,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做成了。因为太顺,思卿甚至感到莫名地失落。

国朝终于来到了属于她的时刻,她终于在帘后肆意挥斥方遒。

她因为宗王藩田事得罪宗王,却凭借跃位中宫后一些列谦卑自抑的行为获得了士林的赞许。她从不为亲子请封,看似默默支持先何皇后所出的东宫,亦赢得东宫属员的赞许。

她接管京防多年,京卫对她誓死效忠。府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