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黄雀在后,一只又一只(一)(2/4)

其三,赵文莲怀孕,虽然现在庆祝有点儿晚,但毕竟没有开过专场,借这波一块儿庆祝了,没毛病!

其四,李牧喜得贵女,理由同其三!

其五,一年下来,合伙的买卖都红红火火,算了算,各个挣的盆满钵满!

上述理由,哪一条不值得开一席?既然凑一起了,更要大喝特喝!

里面越喝越嗨,赵坤鹏已经光上了膀子,李牧和余新光出来透气。

两人坐在外间会客椅子上,一人点了一根烟。

“苏北那边尘埃落定了?”李牧问道。

“嗯,情况基本上查清了,但是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一时半会儿出不来!”余新光说道。

不用多说,中间的道道两个人都明白,这种报告,每一个字都重愈千斤。

不过这跟余新光没关系,对他来讲,此次加入督察组,履历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园区无限期关停了?”

“还在争论不休,主要是涉及的企业太多了,不好安置,不过有两点可以确定,第一,半年之内园区不可能复产,第二,这一波督查下来,至少三分之一的企业会被直接取缔!剩下的还要看整改情况!”

两人一阵唏嘘感慨。

这就是大势,大势面前,个人再有钱又能怎样?一点儿屁用没用!

“海华打算撂挑子了?”余新光问道。

这一次,他确实高抬贵手了,业务范围内,没有过于深入,但是其他人提出来的整改项,也够海华喝一壶的,主要还是三废处置,不过不至于被直接枪毙!

“当下的重中之重,是将产品线搬到潍坊来,海华整改的事,以后再说,改不改,还要看后续政策和公司变化!”李牧回答道。

最近这段时间,他跟申从军联系较多,关于龙盛跟金邦谈判一事,老头子们嘴很严,一点儿风声没有流露出来,李牧不会多问,更不会多说,两人聊的,主要还是海华搬迁。

李牧对这两套装置非常熟悉,不管是项目还是工艺,方方面面融会贯通,说是业内专家也不为过,如果他能适时的帮忙把把关,那搬迁项目基本上手拿把攥。

海华事件之后,能明显感觉到,蒋明启改变了很多,虽然不知道李牧这根刺有没有彻底从他心里拔出来,但是一切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申从军不再避讳寻求李牧的帮助,李牧不会不分轻重,但是举手之劳,他不介意与人方便。

两人已经商量好,等项目搬迁图纸和方案彻底定下来以后,李牧会抽时间帮忙审一审。

“不止是海华,很多企业第一选择都是外迁,除了那些重金投入的企业!当地经济算是一炸回到解放前了,不过当地政府根本没心思挽留,现在保乌纱帽要紧,这时候谁还想着捞功绩?”余新光感慨道。

李牧笑笑,抽完一颗烟,看着余新光问道:“抽时间去跟彭总见个面?”

余新光有钱,但不算富人,如果有机会成为一名富翁,至少保证后人也能衣食无忧那种,他当然会想办法抓住。

加盟远方科技,对他来讲,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专家固然自由,但是挣钱还是有限,如果是跟李牧合绑,只要价码合适,他不介意重新进入工厂。

余新光的要求很简单,他想要入股,持资入股,他能拿出的钱不多,卖两套房子,凑吧凑吧,也就五百万,甚至都占不到总投资的百分之一,但是一旦公司开始盈利,一年的收益可能就高达几百万!所以,只要榜上远方科技,就等于拥有了一座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杨信好的要求跟余新光如出一辙,只不过杨信好财大气粗一些,他能拿出一千万!

彭总的回复很简单,什么都可以坐下来谈!

说实话,这一千五百万,对他来讲根本不算什么,他需要的,是余新光和杨信好在专业领域的人脉和资源!

坐下来谈,谈的就是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不管是出资五百万还是一千万,实际上都是在给这些东西估价!

远方科技这艘大船,想要乘风破浪一往无前,需要集结各领域的顶尖人才保驾护航!

“行,我随时有时间,这事儿麻烦你安排吧!”余新光笑着说道。

“行,明天我问问!”李牧爽朗道。

时至今日,随着泽峰吊车租赁公司正式成立,两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余新光不声不响,却很会做人。

吊车租赁公司成长壮大,余新光的加盟起到了关键作用,毫不夸张的讲,除了龙盛,滨海区的任何一家企业,没有人不想搭上余新光的关系!

这就是一名真正的顶级业内专家的能量!

企业倒不至于卑躬屈膝,毕竟方方面面需要关照的关系有很多,但是用哪家吊车都是用,干嘛不用余新光的?

所以,有活儿先找泽锋,结账从来不耽搁!这基本上是园区企业的共识!

有接到手软的生意,有一分钟都不耽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