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美名(2/3)

扬皇上是一代明君。远在璐华城的育成帝,听了也十分高兴。至于路曼声麽,她代表的就是大尧王朝最受百姓尊敬的尚医局,说大一点。也可以说是这个国度的精髓。大尧百姓最信任最倍感自豪的东西是什么?不是财力,也不是武力,而是医术。这是医术的故乡,每一个人都以学医为荣,大夫这个职业是最为光荣的。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说出去都很有面子。所以有许多人,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医术。会因为他们每一丁点的进步而感到欣喜万分,和邻居们纷纷传说着。而这其中,最高成就代表莫过于尚医局了。这里的御医们,站在大夫这一金字塔的顶端,代表着大尧王朝最先进的医书水平。路曼声在甘州城的表现,并没有让大伙儿失望。虽然这位女御医冷了点儿,可该做的事一点没少。只要有她站在一旁,再怎样被病痛折磨的病人,都会觉得很安心。这几日。路曼声经常会被叫去外诊,不但治好了这次灾情中产生的病人,还有一些多年久病不愈、无人问津的病症。这些人一开始并不敢让路曼声出面,因为路御医不但事务繁忙,这次的重点也是为了赈灾。他们借助这次的灾情,治好自己的病,听起来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可是,这样的好机会,错过了一次,可能这辈子都没有了。他们是贫苦人家。有的时候穷得连米都揭不开锅,哪里能劳动大名鼎鼎的御医们?怀着忐忑的心,把人给请来了。路曼声在进来后,一户人都不敢说话。唯恐路御医就这么抬脚离去。说这病与她的职责无关,外面还有许多病人等着她看,你也不会有半点的办法。然而路曼声什么都没有说,静静地把着脉,然后问他病了有多长时间了,每次发病大约多久。恶化情况如何等等。一家人小心翼翼又认真地答了,路曼声起身,留下了方子,并且让他们手持着自己的药方到指定药铺抓药,那些人不会为难。说完这些话,便离开了。路曼声走后,一家人捧着那张珍贵的药方,怔立许久。这就是顶尖大夫的能力,别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受同一种病痛折磨。但只要他们肯伸出援手,也许就是几分钟的事,便能免了一个人后半辈子的苦痛。这样的事,难道不令人肃然起敬吗?可是多数情况,又是怎么样呢?能做到的事,却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推脱。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为了别人能求自己,又或许只是因为他不想、你的死活与我无关,眼睁睁看着别人痛苦。举手之劳,硬是让别人经历阴阳两隔。像这次的事,路曼声只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照自己对这种病症的了解,写下自己最满意的一张药方,不但救了那个病重之人,还让这一为病人所拖累的家庭,从此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们将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路曼声这么做了,也成功让愁云惨雾的一家人获得了新的希望。只是她没有其他的大理由,而是想着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又想着,与其拒绝耽误更多的时间,还不如把把脉、留下一张方子,能更早一点离去。当然,真正的理由谁知道呢,谁让路曼声是个意外的嘴硬和骄傲的人。要她承认自己看到这一家人的境况十分不忍、所以才出手相助,本身就是很困难的吧?虽然都说要以新的面貌对待所有人,但习惯可不是一日两日便能养成的。她能允许自己稍稍放下戒备,也告诉自己要对别人多一分爱心,可不代表还能像以前一样做一个滥好人。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就会想着会不会得不偿失,会不会再一次让自己置身于愚蠢的境地?她或许没有办法做一个仁心仁术的医者,也只能保持着现在这副样子,尽可能地做一些自己能做到的事吧。路曼声从外面回来时,被孟凌东叫了过去,说是宫旬要见她。这次见面,并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事。当然,对于其他的御医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大事了。宫旬告诉她,她在甘州城救下的每一个人,都将记入她的履历。这也就意味着,在整个尚衣局中,资历和功绩,她一下子从吊车尾上升到前列。回到尚医局,她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女御医路曼声,而是关键时刻可以委以重任、并且在甘州赈灾过程中留下重要功绩的女御医。多少人梦寐以求着这样的机会,就这样落到了路曼声的头上。但不会有人抱怨一句,为什么?因为灾情沉重的地区,本来就不是御医们愿意去的地方。在得到了御医的头衔之后,他们更向往的是给高官贵胄、王室皇族看病。享受着最高级别的待遇、吃着山珍海味、睡着高**软枕,拿着丰厚的诊金,然后不断地跻身到尚医局前列。这就是他们的追求,也是他们向往的生活。许多人会发现,路曼声在去往甘州之前,还是与他们享同样待遇、功德牌寥寥的新晋御医,回去之后,不管是名气还是功德牌,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尚医局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切都凭实力和名气说话。而向路曼声,年纪轻轻,便能留下这种名气的女大夫,在整个尚医局历史上,恐怕都是稀有的。让人无奈的是,路曼声之前从未想过这事,即便宫旬告诉她,她依然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顶多会来一句:哦,以后的清静日子就少了。“恭喜你,路姑娘!”孟凌东和路曼声从宫旬那里走出,孟凌东微微勾起嘴角,笑着向她送上祝贺。“……谢谢。”“路姑娘似乎不如想象的高兴?”她应该很高兴吧,在这种时候,还要板着脸,其他御医看到会忍不住抽她,骂她矫情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