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道友何不入我大秦?【6】(2/4)
定灭亡的隋朝卖命呢?”>
闻言,袁天罡微微一怔,旋即叹息一声,道:“早期的隋帝,的确是有着雄才大略的,登基以来的每一个政策,修建运河、开创科举、主动进击异族……虽耗时耗力,但每一项都可说是造福后世子孙的举措。”>
“但处在那个位置,是会腐朽人心的,自三征高句里失败后,陛下似乎认命了一般,每日醉生梦死,贪图享乐,再无当初的雄心壮志。”>
“贫道进宫后,也曾劝解陛下整治乱象,挽救一下这大隋的江山,奈何皆做了无用功。”>
“贫道有心离去,可陛下极力挽留,而且亲封道门为大隋国教,让道门大兴于天下。”>
“而当时的陛下,享乐多年,身体早已病入膏肓,为报陛下的知遇之恩,贫道便留在皇宫,炼制丹药为其缓解病痛,可谁知慢慢的,陛下竟然生出了追寻长生的念头……”>
说到这里,袁天罡再次摇头叹息:“贫道也知自己救不了大隋江山,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贫道也只能以这毕生所学,放手一搏。”>
“如今虽也多次失败,眼看大隋每日渐下,但贫道也算问心无愧了。”>
诸葛亮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道友何不入我大秦?”>
“陛下雄才大略,胸怀苍生,心系天下,这天下未来必是我大秦掌中之物,而陛下,也定是一千古明君!”>
“但如今大秦初立,根基尚且浅薄,道友若辅佐陛下重掌天下,救万民于水火,护我华夏子孙不受欺辱,如此也不算埋没道友一生所学!”>
袁天罡眼中浮现一丝犹豫之色。>
犹豫片刻后,他有些担忧地道:“不敢欺瞒丞相,说实话,贫道这几日也想过此事,但毕竟贫道之前与大秦为敌,犯下如此罪过……”>
话未说完,诸葛亮便是摆手打断:“道友大可不必担心此事,陛下胸怀宽广,况此事非你一人之过,就算没有道友,隋朝也必会起兵伐我大秦,双方立场不同,道友奉命行事,罪不至死。”>
“且今日幸得道友及时赶来,方才击退那方士徐福,算是将功赎罪,只要道友诚信认错,归附大秦,陛下必会网开一面,许你入秦的!”>
“这……”>
袁天罡犹豫了一下,随后深吸一口气,点点头,道:“既如此,那贫道便留此残躯,厚颜一试吧,若陛下愿宽恕于我,贫道便留在咸阳,为陛下效命。”>
诸葛亮微笑点头:“既如此,那就走吧,想必陛下已经在等着了。”>
袁天罡也点点头,随后两人一同起身,朝前殿方向走去。>
…>
“臣等拜见陛下!”>
秦皇殿中,文武百官面色恭敬,朝着龙椅上嬴政屈身行礼。>
“免礼!”>
嬴政面容平静,开口说道。>
百官起身,却并未有人开口说话。>
如今已日暮西山,早朝都才刚下不久,但突遇此事,众人也不知嬴政召集他们想说什么。>
气氛一时有些沉寂。>
嬴政看着百官,沉默片刻后,眼神动了动,可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道:“今日之事,不必声张,京兆府尹安抚一下咸阳百姓,其他一切国事照旧!”>
“臣领旨!”>
钟馗出列,恭敬一礼。>
“嗯!”>
嬴政点头,旋即看向文官首位的诸葛亮,目光一闪,道:“左相,为何不见袁天罡师徒?”>
诸葛亮出列,拱手道:“陛下,袁天罡师徒一介白身,没有陛下召见,不敢擅自入殿,此刻正在殿外等候。”>
嬴政沉默了片刻,道:“宣他们进殿!”>
诸葛亮点点头,转身看向殿外,朗声道:“宣袁天罡师徒进殿觐见!”>
百官皆看向殿外。>
对于袁天罡师徒,他们自然不陌生,大秦建国之日都见过。>
只是众人都有些好奇,这两人身为隋臣,来咸阳干什么?>
而且今日竟然还助左相对付那个闯入皇宫刺客……>
哒哒……>
在众人的注视下,袁天罡师徒二人,缓缓进入大殿,走上前来,同时屈身,朝着嬴政行礼:“草民袁天罡、李淳风,拜见大秦始皇陛下!”>
嬴政淡淡道:“来我大秦作甚?”>
袁天罡肃然道:“之前草民助大隋伐秦,致我华夏内乱,同胞相残,兵败后幸得陛下网开一面,允许草民回去安葬好友,草民师徒二人自知有罪,今特意回咸阳请罪!”>
这时,诸葛亮出列道:“陛下,袁天罡师徒虽助隋伐秦,但却是各为其主,罪不至死,且今日助我大秦击退刺客,将功补过,还望陛下网开一面,允许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