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扫地僧出手,蒙恬败退!【9】(3/4)

时,隋军开始反守为攻,开始进击!

后方。

蒙恬站在一辆古老战车上,看到这一幕,脸色难看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死死看了眼前方虚空上那道一直注视着他的僧袍身影,牙关紧咬,喝道:“不必理会追兵!撤!撤!!!”

河东城上方,陆小凤等人也听到了撤退信号,纷纷停手,看向河东城外,眉头微皱。

随后诸人对视一眼,却也没有再纠缠,身形一动,立即尾随秦军一起撤离。

轰!

太极领域破开,聂政五人脸色微白,看着对面气息凌厉的王重阳,旋即互相看了看后,亦是一步跨出,同时消失在了半空中。

王重阳落到城墙上,望着城外溃败而逃的秦军,眼神冷冽无比!



咸阳!

“臣等拜见陛下!”

“吾皇万年,大秦万年!”

秦皇殿内,百官参拜,开始上朝。

嬴政坐于龙椅,面色威严,看了眼朝中百官。

此刻大秦朝中,官员已经不少,但这辽阔的秦皇殿中,却也还是显得空旷无比。

文官行列,以诸葛亮和袁天罡为首,身后是魏征、李白、钟馗、李淳风等人。

武将主位,白起一席银甲,面色漠然,平静伫立。

身后依次是宇文成都、薛仁贵等人。

这时,诸葛亮出列,拱手道:“启禀陛下,蒲州各城皆已平定,但官员远远不够,所以许多城池,只能沿用原来大隋的官员管理,如此不利于我朝管理。”

嬴政眼神微动,淡淡道:“那左相有何建议?”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肃然道:“臣与诸位大人商谈多日,决定采用大隋的科举制度,为我大秦选拔人才,特此请示陛下!”

“科举?”

嬴政眉头微蹙。

大隋的科举制,他也了解过。

科举始于大隋26年,开创于隋炀帝杨广,即分科举人的意思。

仅从这一点看,这隋炀帝杨广,还是有远见的!

嬴政之前也曾考虑过这一制度,但后来战事紧张,便暂时压下了此事。

如今诸葛亮再次提起,嬴政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他看向百官,道:“左相此举,诸位觉得如何?”

“臣附议!”

话音刚落,魏征便是直接出列,肃然道:“陛下,这科举制度,可给天下寒门士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可为我大秦选拔人才,此乃利及千秋之举,臣同意左相的的提议,效仿大隋,开创科举!”

“臣也附议!”

李白和钟馗也相继上前,拱手附议。

“臣等附议!”

主要的几位官员都已同意,后面百官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站出来反对,当即也拱手同意。

嬴政见状,点点头,道:“既如此,此后我朝便也采用科举选拔制度,此事由左相负责,中枢院辅佐,列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臣等遵旨!”

众人肃然行礼。

嬴政微微颔首,旋即道:“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这时,一道沉闷的嗓音响起。

嬴政转头看去,略有些意外,点点头,道:“薛仁贵?你有何事要奏?”

说话之人正是薛礼,如今嬴政也知道了他的字,所以直接称呼其字。

迎着满朝文武的目光,薛仁贵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启禀陛下,臣在闲暇时,研究出一门军阵,但不知威力如何,所以想请示陛下,允许臣在军中试行,完善此阵!”

“军阵?”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独自研究出军阵,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纵观古今,能够独自研究出军阵者,谁不是赫赫有名的武将!

众人皆有些好奇。

就连白起,也转过头,看了眼尚有些腼腆的薛仁贵。

嬴政点点头,道:“你这军阵,叫什么名字?”

薛仁贵沉声道:“微臣以家乡绛州龙门县为名,暂时唤它,龙门阵!”

“龙门阵……”

嬴政低声念叨。

片刻后,看向薛仁贵,点点头,道:“你先在军中试试,若是能够用于实战,再向朕禀报!”

说着,看了眼前方宇文成都,道:“此外,日后军中事务,你直接请示宇文成都即可!”

薛仁贵看了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