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人合一(2/3)
最后一点人欲就要被消磨了。
我将成为神佛类似的存在,心境残破的神佛,若是极恶倒也罢了,在这方扬善的世界里,魔头早晚会被除掉。不过非极恶也好,苍生少了一道劫难。只是如今我神格为极善,这极善之人如何在这万丈红尘里生存?!”
苏岐神情里的那丝人性越来越少,整个人神情肃穆庄严,低眉含笑间有大慈悲,至极善。
感受到世间草木凋零,沙场拼杀,生老病死种种苦难,生死,别离
一切都值得同情,可世间哪有全然值得同情的事?!须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佛家讲究今生福祸源于前生因果,道家避世淡然看待世间,儒家以规矩仁义礼乐约束世人,世间才得以安乐许多。儒释道三教学问都能自圆其说,规避,防备世界种种苦。
却没有哪一家学问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是三教之人不够聪慧?!
自然不是,历代圣贤,佛陀,真人,皆明白这是世间永恒存在的深渊,就像日落月升,是世间本质也是规律。无法改变。
世间唯有苦难和幸福永恒,无法磨灭。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极善之人见不得世界丝毫苦,所以内心注定饱含痛苦。
巨大的痛苦在苏岐眼底闪过,这已经不再是慈悲了,反而成了内心的魔障。
“好在老子不仅学过理学,自我,本我,超我。今日就在此超脱!”苏岐眼中一丝人性闪烁,怒吼道。
随即自斩灵台,所有善念化作一道无形无质的波动涌向楚珏灵台内。
这团至善的念头在楚珏灵台内完美融合,念头融入之时,楚珏内心浮现世间种种苦难。
眼神里也露出巨大的痛苦和悲悯,又有无能为力改变世界的痛苦折磨,循环往复,痛苦生生不息。
好在片刻后灵台内的恶根传递意识波动。
对生老病死,草木荣枯,血腥杀戮的种种悲悯念头慢慢释然。
一切皆有缘法,人世种种苦难人生常态罢了,人间本就如此。
天道有轮回,固有草木荣枯。人活有立场,成王败寇各有缘由。
同情这些又不能给我带来切实利益,他人的苦难与我何干。
恶念依次深重,楚珏眼中的痛苦依次减少。
最后回归于常态。
眼神逐渐如天道般淡漠无情的苏岐,眼底最后闪烁一丝人性。苏岐鼻子一酸,百感交集,转眼泪流满面,大声哭诉道:
“楚大哥,斩了人性,寻得超脱,我便不在是我了。但凡有办法,我都不愿如此啊~~~再无半点感情,活着还有什么滋味。比行尸走肉还惨,行尸走肉好歹能感受到烦闷无聊。”
“我这踏马的成机器人了。”
苏岐仰天大吼道,心中愤懑无处发泄。可是怪只怪自己自作自受,谁也怨不得。
又泪眼朦胧望着楚珏,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这种超脱与死了无异。
有人说死是在虚无中开始新的生活,那这种超脱就是意识彻底走向虚无,只不过**还存留在人间。
苏岐不想死,一点也不想!
死过一次的人,更加惜命!
但是这刻他不得不超脱,没有人抗衡得了天道。所以也没有人帮的了他。
苏岐泪眼朦胧神情无助地望着楚珏:
“来大楚一趟,我最开心的事就是交了你这么个仗义朋友。
楚哥,我不愿超脱变成天人,我还没体验过大把精彩生活!
我~我我想回家!”
语毕,苏岐神情中最后一缕人性光芒彻底消失。
暗室内凭空出现道道浩然正气,足有九九八十一道。与那日寒山寺上证道的王伯安一样。
姑苏城的上空,凭空出现道道紫色云气。
这一日,偌大的姑苏城整个被紫色光华包裹。在这紫气沐浴下,人人洗去心中杂念,种种**顷刻烟消云散,灵台清明。
只是紫气消失后,种种**又一次浮现,虽不如原先根深蒂固但是也若如破土幼苗,顽强生长。
人生天地间,如何能杜绝种种念头?没有这些念头,世间又哪来的这么精彩!
翰林院国子监朗朗颂书声随风飘摇在成群的宫殿间,清风掠过拂起纸张泛黄的古老书籍扉页。
穿着一袭陈旧泛白儒衫的儒雅清瘦的老人正在给一群学子讲学。
这群学子皆是这几届进士出身,都是日后大楚朝堂的中流砥柱,国之基石。
自古文人清高,即便面对授业恩师也难掩学问上的骄傲。更何况儒家还有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
这群寒窗苦读多年,当世学识最为拔尖的年轻士子。
望着这位讲学的老人却是神色里没有丝毫骄傲,反倒是满脸恭敬甚至还有盲目的崇拜。
是对知识发乎本心的崇拜,因为老人是当世学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