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来者不善(2/3)
离呼吸同一片空气,兴许哪天就忍不住去行宫刺杀。>
一个个都是憋着火的爆竹!>
而任书这么快下达——>
完全是因为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宴安。>
虽说郑乔完全没将沈棠放在心上,但宴安却不能放心,特地遣派专人去看看,这位沈棠、沈幼梨是何方人士。传信使者带一纸派令文书与河尹郡守印绶,日夜兼程。>
只是,使者没想到沈棠并未进入河尹境内,而是在河尹边境停下、休整。>
“哪位是沈君?”>
使者一行共有十五人。>
一名文心文士,一名六等官大夫、两名五等大夫,其余皆为二等上造与末流公士,竟是一个普通人也无。这个阵势连褚曜看了都忍不住眼皮微微一颤,深感不对劲。>
河尹不大,又穷又乱。>
正常人跑去上任,能活几年都不好说,上头也未必重视,只是送一份派令文书,何至于这般排场?褚曜收敛情绪,细致周到地安顿好他们,再派人去请沈棠过来。>
说是细致周到,其实也就那样。>
这么多人藏身深山,以帐篷为屋舍,物质条件也就那样,顶多拿出点陈茶酒水,请使者润润喉、暖暖身,待遇堪称简陋寒酸。>
这些人倒是没怎么抱怨。>
为首的文心文士环顾四周。>
视线所及,不少老弱妇孺正弯着腰干活,或捡柴或烧水或缝制保暖冬衣,青壮看不到几个。若非这些人精神面貌还不错,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哪个难民营地……>
为首的使者呷了口茶,眯了眯眼,眼底泛着几丝异色:“这些便是沈公从四宝郡带走的庶民?似乎比传闻多了些……”>
褚曜站一侧,恭敬道:“路上饥民甚多,主公于心不忍,能带的都带上了。”>
使者垂眸,低声喃喃一声,道:“……饥民甚多……沈君有心了,倘若庚国境内多一些沈君这般的人,或许天下太平可期……”>
褚曜并不搭话。>
事实上,只要有郑乔这样的国主,再来一捆五郎这样的“善人”,也能被杀干净。>
郑乔一把烂牌打到近乎天胡的局面,的确令人敬佩,但从天胡优势败落成如今这样,却也是他自作自受,庚国百姓、辛国遗民没有日夜咒骂扎小人,都算是有涵养了。>
索性使者也不指望褚曜说什么。>
等待的功夫,使者目光落向褚曜身上,见褚曜相貌年轻成熟,偏生长了一头格外突兀的灰白长发,便随口一问。>
“先生如何称呼?”>
褚曜道:“敝姓‘褚’。”>
名字就不便告知了。>
使者听到却问:“是褚曜?”>
褚曜心头狠狠一颤。>
因为他重修文心一事,极容易暴露沈棠手中的国玺,于是对外一直隐瞒曾经的身份,只有亲近的几人知道他的过去。来人一开口便道出这名字,让人心生忌惮。>
不过,褚曜并无半分迟疑。>
狐疑又惊讶地看着使者。>
“使者怎知?”>
使者不答反问:“哪个‘yao’?”>
褚曜笑着道:“光宗耀祖的耀……”>
使者又问:“字呢?”>
褚曜道:“字无晦。”>
使者看着褚曜,褚曜神色坦然,甚至还要佯装实力不济被前者暗中以言灵试探:“观你周身隐约有文气溢散,必是文心文士。”>
褚曜道:“实力低微,不敢献丑。”>
使者:“你这个名字倒是让吾想起一人,多年之前曾名震西北,也是褚国人。”>
“使者说的可是故国三杰?”>
“故国?”>
“在下曾是褚国人,褚国灭亡之后,阿父替吾改了名,多少也寄托了几分……”说到这里,意识到褚国被灭多年,甚至连灭掉褚国的辛国也没了,如今是庚国的天下,他自知失言,胆怯抿唇将未尽之语咽了回去。>
使者能体会他的心情。>
但也没有就此罢休。>
又问:“你的文心花押呢?”>
除了比较特殊情况,文心花押都是随身佩戴的,这玩意儿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类似于官员佩戴的印绶。在一些比较讲究的国家,这甚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
有文心花押而不佩戴,很失礼。>
“在下实力低微,文气稀少,品阶亦不高,维持花押有些吃力。”褚曜说完,已是无地自容,面色臊红,但在使者目光注视之下,还是“吃力”地化出了文心花押。>
银灰白的文心花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