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当垆卖酒(上)(1/2)
沈棠这话让褚曜脚步一顿,但很快恢复正常,脸上泛着的微苦化为从容:“人生在世,总要相信点什么才好活下去,或者自我安慰,这只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否则,活着太难了。>
这一日一日地熬,熬得都是他的心血。>
从加冠前一年被换了文心,做了那个梦,到后来几番颠沛流离,迄今已有一十五载。>
沈棠叹气:“但这样太苦了啊。”>
明明可以不用吃那么多苦,与其守着一个没有可信度的“预言”,倒不如走好当下的路。>
褚曜摇头不言。>
面对现实,他真没动摇过吗?>
自然不可能。>
他不过是凡夫俗子,面对看不到尽头的磨难也会动摇,还不止一次。>
只是每每生出动摇的苗头便被他自己掐灭。一则,他的脾性不允许他半途而废,二则,那个梦境是他此生唯一一次使用“文士之道”,不看看结果以及他的天命,如何甘心?>
可知天命,可解顽疾……>
倘若梦中药方上的预言成真,便意味着他的人生将真正扭转,否极泰来,而非一生一世都顶着贱籍在凡俗最底层的泥淖中打滚爬行。>
唯一没想到的是——>
褚曜微微偏首,暗中用偷看沈棠。>
五郎跟他想象中的天命相差甚远。>
他以为的天命,或是枭雄霸主、或是草莽义匪、或是游侠义士……那人应该生性豁达洒脱,不拘小节、不忌门第,不偏心偏听,也不会愚蠢得认为文士没了文心便一文不值,更不介意让他这样出身的“贱籍之人”大展拳脚。>
奈何现实与理想总有出入。>
这位正骑在白色骡子背上的天命,怎么看都是个十一二岁,不谙世事的少年郎,一瞧便与他这么多年无数次推演、制定的计划不符。>
委实有些活泼天真与单纯。>
沈棠没有窥视人心的能力,自然也不知道褚曜这么点儿功夫想了什么东西。>
兀自咕哝:“人参、大黄、附子、地黄……这应该是药材四宝吧?代指四宝郡吗?”>
巧的是,孝城便是四宝郡郡府。>
褚曜淡淡道:“嗯。”>
沈棠了悟。>
“那我就明白这药方怎么解读了。”>
月华三两最容易理解。>
明面上听着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药引——因为按照一般药方尿性,所谓“月华”应该是树叶或者花瓣上,汲取足够太阴之精华的晨露。>
搜集三两,作为煎熬药引。>
但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
月华可代指月华楼,三两或许有其他的解释,只是褚曜认为三两指的是“三两赎身银”,因此才有了先前那句话,但她还有一点不解。>
“天命为何?顽疾又是什么?仅从字面推测,我姑且认为我就是‘天命’,但我又不会医术,如何解得了顽疾?难道另有际遇?”>
褚曜垂眸,淡声道:“不知。”>
“真不知?”>
褚曜神色如常:“不知。”>
沈棠也不再多问,心里则想着“褚老先生无依无靠也挺可怜的,若他们相处得好,念在未来‘半师之恩’的份上给他养老送终,反正自己年轻力壮,不至于养不起一个老人”。>
如此一想,简直要被自己感动,不给她颁个“五好青年”的奖状说不过去。>
“先生啊……”>
一路无言,可沈棠有轻微多动症。>
不是动手脚、动嘴巴就是内心活跃到飞起,闲下来就难受,非得找话题让人搭理自己。>
褚曜不似祈善,后者有时候看心情理她,前者倒是很给面子,第一时间给了回应。>
“五郎有何吩咐?”>
“额……”沈棠怔愣一下,她其实也没什么事,但就是闲不住,褚曜给予回应,她反而不知道该问什么,电光石火间想起了月华楼内的遭遇,“先生可知道窥探人心的言灵?”>
“知道,五郎突然问这个作甚?”>
沈棠想到那个“顾先生”就憋屈,对于她这种心理活动旺盛的人来说,“顾先生”就是永远拉进黑名单的存在。她道:“方才在月华楼碰见个文士,读心之能好生厉害……”>
“厉害?”>
“一个照面就被读窥测,半点儿隐私都没有。”沈棠请教道,“这该如何应付?”>
“人心隔肚皮。”褚曜平静无波。>
沈棠“啊”了声,一时没反应过来。>
“什么‘人心隔肚皮’?”>
褚曜道:“抵御窥视的言灵。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