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风筝(4/8)
说道:“有你在我倒是没什么担心的”。>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都是苦孩子,我这边严管着,您也帮我看着点儿,该说说,进了这个院儿就得听您的,有品行不好的,您言语”。>
一大爷也知道了李学武关于这些小子们的态度,便点点头说道:“好,有你这句话就行了,得了,你忙吧”。>
说着话摆摆手道:“日子定了说一声啊!”>
“哎!”>
李学武答应一声,看了一眼往中院儿去的一大爷,便转身出了二门儿。>
该说不说,这一大爷确实比二大爷和三大爷会做人,会办事儿。>
最起码不招人讨厌,对院里的事情也尽心。>
其实都不用一大爷明说,一搭眼儿李学武就知道一大爷想说什么。>
现在可能是顾忌着自己的身份,便过来问了一嘴。>
可见着一大爷也是个细心的人。>
人家给脸,李学武绝对不能不知好歹。>
这院里人多,有这么个上心的人张罗着事儿,总归比乱糟糟的好。>
进了屏门里,见着老彪子正指使小子们往出清土和砖,李学武躲了一下。>
趁着空隙往里面看了看,二孩儿正在往炉子里絮引柴。>
“这是收拾完了?”>
李学武走进屋看了看抹着黄泥的砖炕,和一个不算小的火炉子。>
这炉子也是砖砌的,就炉箅子和炉筒子是买的。>
这种黄泥炉子要比铁炉子来的实惠,即使烧的再多不小心碰到也不会怎么太伤着。>
可要是铸铁炉子,那下了煤进去烧一会儿就得烧红了。>
碰着哭,擦着嚎,相当的危险。>
姥爷蹲在炕边还看着黄泥面儿平不平,闻三儿点着头回道:“完事儿了,下午看着不断火就行,且得烧着呢”。>
这会儿二孩儿已经用松树针子把木柴引燃了,一股子白烟从炉膛内部窜了出来。>
李学武往后面躲了躲,叮嘱道:“这玩意儿可得看着点儿,别一氧化碳中毒了”。>
“防着呢”>
闻三儿知道李学武说的就是煤气中毒,以前因为这个死的可不老少。>
说着话便指了指窗户的一面儿说道:“以后这边烧的足,窗户都不糊严实了”。>
闻三儿说的糊是糊窗户缝儿,不仅仅是东北有糊窗户缝的习惯,这四九城也有。>
因为都是木质的窗户框,不糊上,那就跟住风洞一样,小凉风贼的很。>
说话的这会儿工夫,炉膛里的火已经烧旺了,也不再冒烟儿。>
二孩笑着说道:“这冬天松树针子真是个宝,即使有点潮湿也都能引得着”。>
说着话已经出门儿去取煤球了。>
多亏年前李学武让老彪子去搞了点儿煤,又让大姥他们去了郊外弄了干树。>
以着倒座房、后院儿、门房、前院儿自己家,这么烧谁家烧的起。>
李学武给屋里人分了烟,看着因为热量进入炕洞,炕上的黄泥上已经升腾起了白色的水汽。>
“这炕可真不小”>
闻三儿笑了笑说道:“备不住以后来个人啥的,既然搭都搭了,倒不如实得惠儿的,以后天头冷了还能坐炕上吃饭”。>
“呵呵呵”>
李学武笑着说道:“还想着招兵买马啊,刚才一大爷都过来问了”。>
闻三儿听见李学武的话就是一愣,随即问道:“问啥?”>
“问你是不是要反”>
“去你的吧!”>
“哈哈哈哈”>
李学武笑着说道:“悠着点儿,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闻三儿知道李学武什么意思,把李学武往窗子边上拉了拉,小声说道:“刚开始我还没怎么觉得,可这业务一多,我再跟着出去收,账目啥的就有点儿忙不过来”。>
好像很怕李学武误会似的,摆手强调道:“可不是我偷懒,也不是我飘了啊,我说实在的”。>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我知道”。>
闻三儿虽然见着李学武点头说知道,但他可不敢马虎了。>
倒不是他不信任李学武,而是怕李学武不信任他。>
“现在想着教出几个来,把收废品的营生接过去,我好抽出身子来管账和那堆儿”>
李学武看了看闻三儿,道:“你想的对,队伍大了,不好带着呢”。>
“是呗”>
闻三儿笑着说道:“别看咱们这儿不大,但业务可是不老少,没个人盯着,我老不放心”。>
“你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