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蛤蟆会唱歌(3/8)
前年开始,这肉票就基本上不发了。>
说是每个月从三两减到二两,可你有票也得买得到才成啊。>
鸡蛋和肉基本是都向幼、病倾斜了,孕妇和生病的人才能买得到。>
每天供销社都跟运动会似的,谁有能耐谁排前面儿。>
李学武也就挑大盘鸡多吃了两口,这边的做法确实好吃。>
鸡肉嫩得要爆汁,汤汁咸鲜微辣,搭配泡饼,这一嘴简直了。>
几人吃饭的这会儿工夫,饭店里陆陆续续地也来了不少人。>
有的问了问价格便出去了。>
不为别的,这饭店里的馕都要都比市场上的贵一分钱,谁当这个冤大头。>
也就是在市场里上班的营业员或者干部,要不就是来这边出差,顺道上这儿买特产的。>
像李学武他们这样游手好闲、大吃大喝的少。>
坐在李学武他们隔壁桌的是两男一女,听着就是对面儿商场里的干部。>
刚开始李学武也没注意他们,直到他们说起了这场雪灾来。>
“老刘去阿乐泰是不是有几天了”>
“可不是!”>
听见女同事问,瘦高个男人点着头说道:“还说运一批牲口回来呢,看外面这雪啊,说不上啥时候了”。>
另一个矮个儿男人则是摇了摇头说道:“他爱人在那边,就是借这个由子回家看看,雪大还不趁了他的心”。>
听这人这么一说,对面儿的女同事笑了一下,随即说道:“这库存肉都卖不出去,上面给压下来这么多任务,又让去接肉,这怎么处理啊~”>
“呵,怎么处理,没法处理”>
矮个儿男人说道:“价格不是咱们定的,等他们研究完,夏天都要过了”。>
“哎,几百万头牲口啊,口子太大了”>
这个矮个儿明显是个干部,脱了羊皮袄里面是带口袋的中山装。>
这会儿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就地处理上面不让,异地处理出不去,咱们这儿才多少人啊,能吃得起肉的又有几个啊”。>
这确实是实话,他们的桌上也就是每人面前一张馕,一碗羊肉汤。>
这个时候经济调配确实是有问题的,因为供销社就是负责统购统销工作的部门,所以大部分的压力都会加码到他们的身上。>
商品定价和市场实际价格是有很大出入的,有时候一个东西七年八年不变价。>
姬卫东吐了嘴里的骨头,对着李学武扬了扬眉毛,可李学武却是没点头。>
这会儿正听着,门口进来一位挎着背包的妇女,手里还领着一个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不说那妇女穿的啥样了,那孩子的衣服上可以说是补丁摞着补丁,小补丁补着大补丁。>
“同志,我要一个馕,再给来碗热水就成”>
说着话好像怕服务员嫌弃她似的,拉了拉孩子的小手说道:“外面太冷了,孩子有些受不了”。>
服务员倒是没说什么,这个时候可没有衣衫不整概不接待的说法儿,皱着眉头应了一声便开票了。>
这妇女也是从衣服里翻翻找找的抠出来一张粮票和钱,眼巴巴地递给了服务员。>
服务员许是等的有点儿急了,一把扯过妇女手里的钱,转身往后面去了。>
李学武斜对着她们,所以把这一幕看了个正着。>
他倒是没有关注那妇女的窘迫,而是看那个脸有些红的小孩儿。>
那小孩儿许也是看见有人看着他,有些害羞地往他母亲腿旁藏着。>
妇女哆嗦着用饭碗接了热水,端着自己喝了一口,随后便一点点地喂着孩子喝。>
服务员将馕用盘子盛了,端到了桌子上,嘴里叮嘱道:“我们这儿中午人多,你吃完可不能逗留啊”。>
“知道知道”>
妇女赶紧应了,随后将馕撕开了泡了热水喂孩子。>
那小孩儿虽然躲藏着,可眼睛却是一直瞄着李学武的。>
李学武笑了笑,对着小孩儿招了招手。>
那小孩儿腼腆地扭过了头,抬脸儿去吃母亲给的馕。>
这会儿姬卫东也发现了李学武的动作,转头看了看那对儿母子,随后看向了李学武。>
“你认识?”>
“不认识”>
李学武转过头对着有些惶恐的妇女问道:“大姐打哪里来的?”>
这妇女没想到李学武会问她,尤其是两人的穿着就能看出差距来。>
这次出来因为是带着任务的,所以李学武在里面就穿了中山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