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昨晚你睡哪了?(2/8)
展销的数量比任何一次都多。>
甚至有三分之二的机器是新设计的,或者有很大改进的。>
李学武也听到陈主任讲话中提到了各种工业母机,以及整套的大型精密机械,还包括了一台高度精密仪器车床。>
这种车床能够使某些零件磨光程度达到十二度,在国内算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了。>
听李怀德介绍,这套机械是作为主角展出的,展销单位就是魔都仪器仪表厂,全由对方自主设计和生产的,代表了国内的设计和制造顶尖水准。>
可在李学武看来,这就是面子活。>
真正需要这种机械的,多是从老牌工业国采购,除非是看重交易会上的机械价格实惠,否则没人敢承担这个风险。>
在陈主任主动介绍硬合金钢制成的切削工具,能完全满足钻石切削需要,能用来加工高度精密机械零件,成本却是进口机械的千分之一时,现场再次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李学武也是跟着鼓掌,脸上露着自豪的笑容,但在心里感叹着,工业发展容不得落后啊。>
落后不仅仅要挨打,还要挨骗,受欺负。>
一万块的东西,一千万卖给你,不买还不行,因为你自己造不出来!>
这不就是欺负人嘛!>
对的,工业贸易其实就是不对等的欺负人。>
你家生产工艺优秀,成本一块钱,我家生产工艺更优秀,成本降到了一毛钱,那我就能把你打爆了!>
陈主任不厌其烦地讲着这些成就,何尝又不是对祖国工业的每一次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继连续五年好收成之后今年又是大丰收”>
李怀德低声同李学武讲道:“大豆、花生、菜籽等油料作物的产量有显着的增长”。>
“黄麻、大嘛和其他纤维作物以及丝茧、甘蔗、甜菜和烟叶的产量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尤其是棉花!”>
他着重强调道:“棉花今年又获得了丰收!”>
李学武也看到了这组数据,尤其是边疆办事处传回来的关于近几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棉花产量已经连续四年持续大幅度增长了。>
这里面有地方协调和鼓励种植的因素,也有其他影响,但站在交易会上考虑,确实是一种成绩。>
尤其是苏浙一带,报纸上已经写了,八百万亩棉花长势良好,必然又是一个丰收年。>
正因为年头好,所以作物也好,农作物丰收给这次交易会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但是,深知地方详情的李学武很清楚这种繁荣的背后都代表了什么。>
其他地区不看,仅在红星村一处,就已经是能看出高产背后的文章。>
若论不容易,当属老百姓最不容易了,真是难。>
舞台上领导们还在讲话,李怀德带着景玉农和李学武找了边缘的位置坐下边说边听。>
景玉农看着李学武拿到的关于粮油食品出口的数据,眉头皱着。>
就数据显示,出口公司组织协调展出了他们所掌握的三千种不同商品中的一千多种。>
她对食品类外销比较关注,因为轧钢厂接下来就要依托各地办事处的采购和特有的运输能力,开展食品加工贸易。>
这一部分的业务是归在三产范围内的,包括从三产独立分化出来的食品加工厂、罐头厂和酒厂。>
她作为主要领导,必然是要做足功课,甚至主动要求李学武协调一下,明天交易会一同去参观食品部展区。>
“知己知彼”>
景玉农叠着腿,收拾了手上的资料,对两人提道:“还是要亲眼看看同行业的现状,心里也好有个数”。>
“嗯,这是应该的”>
李怀德听李学武说过,食品工业成本小,利润高,是企业发展轻工业的首选,也是现金回笼最快的行业。>
景玉农在这个上面下功夫,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所以景玉农开口了,李怀德便点了李学武配合她工作,尽快拿出执行方案来。>
“华润有意在港东、胡建、魔都、胶澳、津门和滨城建立食品工业基地”>
李怀德抿了一口酒,对着两人说道:“五丰行在京的布置,应该是对这一计划的补充,也是一种竞争”。>
“全是沿海啊~”>
李学武在心里描绘着地图的大概,想了想对李怀德开口问道:“有提到在津门和滨城的具体计划吗?”>
“没可能的~”>
李怀德知道李学武想干什么,苦笑摇头道:“华润做事同五丰行还是不同,那是真正的大手笔,绝对不会容许其他人染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