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暗香(1/2)
孙承宗心中激动,上前道:“这位好汉怎么称呼,适才这几人又为何要袭击在下?”
“孙先生请了。”那汉子先唱个诺,然后才笑道:“他们是广宁那边的人,一过来就叫俺们盯住了,知道他们要对先生你不利,是以我们也住进来,果然他们一摸过来,直接便动了手。”
“广宁?”
“孙先生你曾经在京城说过要到辽阳,先生你大约不知道,在人眼中也是难得的人才,有人不愿意你去助我们大人,所以干脆就想直截了当一些了。”
“原来如此。”
孙承宗倒是真想不到,在别人眼中自己这么重要。他此时文名不扬,除了在家乡小有名气外,就是京城中他寄居的几户人家知道他,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那么大意。但其实他此时已经展露出了不俗的能力,包括风仪,谈吐,学识在内,都明显超出常人。
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绝不是一般的人,一叫人见了,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锥子藏在袋中,一样能扎口而出,大约说的就是孙承宗这样的人。
可能正是在京师的不谨慎,导致辽镇方向注意上了这个青年士子,得知消息后,又因为对方此时名声不大,地位不高,如果加以肉体消灭的话,倒也是省事的很了。
“真是多谢了。”
孙承宗悚然拱手,道:“不知阁下高姓大名,到张帅面前,在下一定有所以报。”
“先生到我们大人跟前是要做事情的,我们是情报局的人,见不得光,如果先生一定要知道,叫我张一敬好了。”“如此只能在这里多谢了。”
孙承宗长拜到地,起身之后又道:“阁下身手真是了不得,犹如唐之剑侠一般。”
“哈哈,哪里有这么神,,而私自掠人,如果真的是小卒也罢了,张猪儿几个,又偏是正经的武官,有此理由,周晋材带人杀上门,甚至大打出手,谁也不能说就错了……打死家丁固然有些血腥,但如果三个武官死在林家后园,朝廷的脸面又往哪儿搁呢?
这事情,王政和等人固然是灰头土脸,连在暗中支持的申时行,也是有挨了一闷棍的感觉,惟功一系,算是大获全胜,许国与曾省吾等朝中大佬则扬眉吐气,一时间,许国入阁的呼声高涨,东阁大学士的位子似乎已经在向这位大佬招手了。
可惜事与愿违,呼声虽是不低,许国一系的人都在摇旗呐喊,可是许国入阁之事始终没有正式提上日程,这档子事,皇帝不提,底下的大臣自然不能提……普通的大臣没有资格,阁臣当然不会请一个碍眼的人来妨碍自己施展权力,张居正现在一心继续清丈和施行条鞭法,而张四维百事不理,只等张居正的“那一日”,申时行埋头做事,内阁一片清净,这种情形下,似乎加入许国是一件很碍眼的事儿,但原因究竟如何,暂且还算是在迷团之中。
“大人打算扶哪一位接掌辽东都司?”
轻轻松松斗跨了林家,看着新来的邸抄,惟功脸上并没有什么得意的表情。
李成梁才是地头蛇,林家兄弟不过是地头虫……踩死几条小虫,真的没必要得意了。
陶成喾和李平胡已经往辽阳中卫去了,前几天就路过长安堡。
两千骑兵和超过四千匹战马,浩浩荡荡奔驰在辽中平原,自浑河一线,都会被李成梁调来的精锐兵马给屏障掉。
似乎镇夷堡之事以后,这位镇辽大帅发了真火,频频出手,要将惟功这个小势力,绞死在襁褓之中。
“很简单的事……”听了宋尧愈的问话,惟功半躺在藤椅之中,笑道:“前一阵始终没有到林家府中的都指挥佥事是谁?”
“张三畏?”
“呵呵,就是此人了。”军情局的情报人员当然不是吃白饭的,辽阳城中的各方势力,还有高级武官的表现当然尽在惟功心中。
张三畏这个辽阳都司的佥事,正三品武职,风评不坏,操守颇佳,在当时一团黑的武官集团中算是小小的异数,但能力怎么样,还不得为知。
“定辽右卫的王廷林,风骨也硬挺。”
“嗯,昨早来见我,也就是随大流,并不算敬服。听说他为人耿介,并不强占土地,也不役使军户,在卫城,其妻当户纺织,他人在后衙耕作种菜,聊以贴补家用……文官中有这样的都罕见,卫所官中,真真是凤毛麟角了。”
“但这样的人,未必好用啊。”
“哈哈,老夫子所见极是。”惟功笑毕,抿着嘴道:“不过终究还是要用品性好的。”
宋尧愈没有出声,惟功对辽东将门有彻底铲除的心思,只有他隐隐感觉到了,但他有些想不明白,没有了将门,庞大的武装集团如何运转,武官如何选拔,对惟功推崇的戚继光式的练兵和带兵法,他亦赞同,不过,戚帅岂不也是将门出身?
这个题,难解!
宋尧愈转身离开,出去办事去了,惟功也很舒服的半躺在椅子里头。
经过一冬的苦寒,能在书房的阳光底下享受初夏中午时稍嫌炽热的阳光,这对他来说也是难得的享受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