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管束(1/2)
“咱们分成三个小队,我和晋材各带一队十五人,王勇和国峰带一队,周思进带着人在冷铺看家。”
闲话说毕,张用诚就向惟功汇报起现在的情形来。
“这几日我们在山上不得下去,打得野猪六只,兔子皮三十五张,狐狸皮五张,野鸡五十七只……惟功大哥,这比上次可少多了。”
“已经不错了,我还以为会更少一些。”
当时的北京,香山还不像清季那样被完全开发,成为京城贵戚和百姓踏青或是秋游的纯粹的旅游景点,在大明时,西城一带城外人家不多,到香山山脉一带时,人家就更少了。
后世赫赫有名的圆明园,现在才刚开始修建它的雏形,园子的主人就是当今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一直到清季时,圆明园附近几十里的地方所居住的人家也是不多,抗击英法联军有名的女英雄冯婉贞,武功高绝,就是因为整个村庄的人都是猎户,就在圆明园附近打猎为生,所以练就一身高明的本领,杀敌很多,后世只要上过小学的人,便都知道她的事迹。
京城西南到东南这方圆百里的地方,在大明时人烟更加稀疏,人一少,野物就多,当然,也就是獐子兔子狐狸野鸡一类的动物,老虎一类的猛兽是早就被打绝或撵跑了。
张用诚白净的脸上满是笑意:“是啊,这一次端了一窝子野猪,够咱们吃一阵子的,想想吃野猪肉便是开心呢。”
“皮子仍然是剥了卖给私店,不过要小心官店和皇店的人……一切情形,你们自己照旧就行。”一边在山路上前行,惟功一边随口吩咐着。
“是,这不消大哥操心。”
众少年也是纷纷答应着,大家的神态都很放松,步履也都很从容。
三个月前,在苦思了很多种法子都感觉不成之后,终于也是叫张惟功想到了现在最唯一的办法:打猎。
这东西也是他的旧营生,在山村里时,他才四五岁就跟着大孩子进山了,边塞居民,会骑马,会骑射,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然,种地也是必须的,但是和内地那些纯粹的自耕农比起来,边塞这里毕竟是有射猎的条件,有自然条件的话,百姓们自然全利用起来。
在进入英国公府之前,惟功已经是个合格的猎手,困境之下,重拾旧行当是,该怎么罚?”
“替大伙儿打饭,饭后洗碗,看毁了几个坑,少一个就是一天,多一个加倍……”
“记得就好,你适才的行为罚你扫十天茅房,用诚,替他记下日子。”
“是,惟功大哥。”
周晋材已经苦了脸,整个人都跨了下来。他这暴脾气,不知道被惟功修理过多少次。他们这伙五十五个人,内务纪律最轻的是帮助同伴叠被子,然后是打饭,洗碗,清理院落,或是值勤等等。
最重的处罚就是打扫茅房,再重的便是单人禁闭了。
周晋材受过五天的单人禁闭,开始时他还同人说笑,只说可以好好歇息了,关到第三天时就惨叫连连,第五天出来的时候,几乎变了个人一样。
虽然受过惨重的教训,仍然在惟功面前犯错,算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难移了。
惟功的这一切规矩,其实就是把这些少年打造成一个拥有铁一般纪律,令行禁止上有令下必从的军队一样的团体。
这个团体中,只有他在训练时会对所有人不分等的进行体罚,在练武时的体罚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
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准体罚别人。
这自然是为了增加向心力和彼此团结,巩固他们之间的友谊。在此之前,这群少年好几十人,如同大的野猫群落一般,平时虽然守望相助,可互相动手打成群架的时候也不少。没有父母管束,也没有人爱护管教他们,这些少年如野草般的成长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已经算是十分不容易了。
罚了周晋材,张惟功便打量着四周的情形。
很快,在百步开外的一处山脊之上,有几个猎人打扮的青年正在指向这边,大声的嘲笑喝骂着。
隔着较远,听不大真切,但很清楚不是好话。
“大哥,叫我带人去撵他们吧?”
看到这样的情形,周晋材大怒,顾不得自己还被处罚,立刻请求追赶这些青年猎户。
那几个陷阱,肯定就是他们毁坏的。
他们在这附近打猎,肯定影响了猎户们的收益,彼此间有争斗也是常有的事。只是这里地广人稀,争斗并不激烈,今天的事情还是少有,估计是这几个猎户是喜欢无事生非的主。
张用诚摇头道:“等咱们赶过去,人家又翻了一座山了。直线是相隔百步左右,但咱们要下坡再上坡,撵不上的。”
“那也不能白白叫他们占了便宜。”
“大哥说过,遇事忍让,待人和气,但该动手时不能犹豫,胆气要壮,绝不受辱。”
最后这话倒确实是惟功教导他们的信条,他除了督促少年们练武锻炼身体之外,在品格上,也是多有教导。
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