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上八下(1/2)
自从平安夜之后,大伙就知道了黄少文有了一个女朋友叫秦红玉。>
之后的日子里黄少文也并没有因为谈恋爱的事情被学校的某些什么领导同志找去谈话。>
说起来也是。虽然现在大学校园的规定比较严格,但是男女之情人之大欲。>
大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青春热血的时候。大学校园中还有各种活动。这活动又不可能说只能男生,或者只能女生参加。>
慢慢的时间长了,互相之间有了了解,自然就很容易互相生出爱慕之心。只是碍于道德谴责,大多时候只能是选择地下发展。>
就是耿越这样一个进步青年,也不能学黄少文这样这么正大光明的几乎天天去找秦红玉,出现在秦红玉的身边。>
毕竟规定摆在那,谈恋爱这种事情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就是离经叛道,不守规矩的表现。>
黄少文是个守规矩的人,但是有些不合时宜的规矩,黄少文觉得守住几十年之后的规矩就行。现在的规矩,不必太过在意。>
经过一番运作之后,付平现在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一个来自粤港的爱国商人。>
其实像付平这么干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会的大陆,不少有实力的人,其实都在这么干。否则后世也不会出现那么些在80年左右突然变成粤港人的干部子弟了。>
如果付平没有遇到黄少文,黄少文也没有认识周建雄。同时黄少文和周建雄两人现在合作的服装厂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效益的话。>
付平转变身份的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不过现在,这么点事情基本上就不算什么了。>
付平作为地道的皇城根下的“土著”,相对于大陆其他城市的人来说,天生有种不自觉的优越感。但是和粤港人比起来,就多有不如了。>
虽然开始的时候不是很舍得自己多年的身份,但是真正转变为粤港人之后,付平还是很激动的。>
“哥,身份的事情办好了,您看现在是不是该吗,买地了?”>
付平有些迫不及待。黄少文也想尽快办起这件事情。因为相比之下,粤港的那些大豪商们现在已经开始“经略”大陆了。>
只不过暂时他们还算是处于试探阶段,毕竟84年的谈判还没到。而且即使是84年之后,这些人大多也只是在东南方还有粤东那一块。>
对于京城这种政治意味很是浓厚的地方,他们还是会有些害怕的。>
害怕一旦发生一点政策变动,可能他们投资在京城的产业,立马就会充公,打了水漂。>
所以现在正是黄少文的机会。>
“先找好位置,你这个新公司的董事长不要出面,找个粤港人,来做总经理,让他出面跟京城这边的人沟通。”>
付平虽然已经换了身份成了粤港人,但毕竟也才这两三个月的事情,让付平出面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招商局的人看出来。>
到时候要是觉得奇怪了,稍微探查一下,那不就是麻烦了?>
自己可没有那些高干子弟的后台那么硬。到时候要是把自己也给连根拔出来了,岂不是功亏一篑。>
付平想的没这么多,做个生意而已,他想不通眼前这个文哥怎么这么这么多弯弯绕绕的。但是文哥既然发话了,自己就应该照着办。>
黄少文看了眼付平,笑道:“这个粤港人只负责跟招商局的沟通就行,剩下的事情还是得靠你办才行。”>
付平笑道:“哥,您怎么说我怎么做。我保证把咱们这个家电商城的事情搞起来。”>
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在雇佣工人的问题上有个很奇怪的处理方式。>
马克思经济学讲,雇佣七个人以内的工人,那就不是资本主义工厂。所以在国内,对于那些雇佣工人超过七个人的个体户们,国家可以说抓的很严。>
可是对于国家引进来的那些资本商人,国家却又很欢迎他们大量的建设工厂,大量的招收工人。>
随着前几年知青的返城,本来就富余很多的劳动力,变得更加富余。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才放开了个体工商业的政策。>
大量的劳动青年基本上都会自己做点小买卖,小生意。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劳动力富余的问题。>
可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不放开一些个体户雇佣工人的限制。却寄希望于那些对大陆依然抱有戒心的外国工商资本能来到大陆建厂,招工。以解决这些劳动力富余的问题。>
这是守旧派和改革派之间的交锋,黄少文又不打算从政,所以这样的事情他是解决不了的。>
但是做生意,把以前底下的倒买倒卖的事情拿上台面做商城生意,在现在大陆,以付平之前的身份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换个粤港人的身份就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