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厉害了(1/2)
和赵宝贵之间的关系,黄少文也没怎么跟别人提过。之前还让赵丹帮着看着点,后来赵丹跟着黄耀山去城里开饭店,再加上赵宝贵那边基本上也没什么好看着的,就给忘了。>
所以几次和黄少文大舅,二舅这边接触,赵丹也就没提到过这事。>
赵明听妹妹说这赵宝贵的木工坊能办起来,还是黄少文给投的钱,更是惊讶了。>
“我说小文啊,你这到底私底下做了多少生意了,又是大棚,又是饭馆的。”>
黄少文笑道:“我就给出了钱,做生意还是他们自己做。当初也是觉得赵师傅的手艺不一般,我很看好赵师傅,所以我觉得小奇跟着赵师傅学肯定差不了。”>
赚钱谁不想赚呢?赵明当然也想赚钱,只是之前拿不下面子,现在外甥这么帮忙,再加上妹妹,妹夫使劲劝说,自己怎么着也得同意了。>
而且现在听说自己这个“财神”外甥,是真的看好木工坊,甚至还早就投了钱进去,赵明剩下的唯一一点疑虑也就放开了。>
黄少文带着赵奇去认识了赵宝贵之后,赵宝贵也没说什么就收下了。>
不过有一点却告诉黄少文,“少文,我老赵你是知道的,做这个还是要能吃苦的,这孩子要是吃不了苦,到时候可别说我老赵没下功夫教啊。”>
赵明的孩子要拜人家做师傅,做父亲当让得来一趟。黄少文来之前也提过自己和赵宝贵之间的关系。>
自己不是赵宝贵的老板,就是一个投钱的。外甥既然不是老板,赵明自然也不能对赵宝贵吆五喝六的。>
一听赵宝贵这么说,赵明连忙说道:“哎呀,赵师傅你放心吧,我们家二子最能吃苦了,要是他敢偷懒,你告诉我,打断他的腿我!”>
赵宝贵现在在村里的身份却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了。虽然距离自己的目标似乎还需要继续努力,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确定好收徒弟的事情之后,也没什么特别讲究的,不过磕头敬茶这两条还是按照规矩做了一套。>
黄少文觉得这个都是过时了,赵宝贵却告诉黄少文,自己的手艺虽然是祖传的,但是当初也得找这么一套拜自己老爹。>
黄少文早就知道赵宝贵的手艺肯定不一般,现在看这拜师还这么讲究,看来这手艺确实是真的不一般。>
不过可惜黄少文不怎么懂木匠,究竟怎么不一般,也就能外表看着亮堂,内里还真不知道。看赵宝贵这架势,估计也不希望外人知道。>
提起这个手艺,赵宝贵很是感慨,“你前次给我的什么《木工大全》还真是有用,我都不知道原来现在城里人都这么会享受的吗?”>
赵宝贵毕竟还是在农村时间太长了,对于新式木制家具的样式,了解的还不是很多。可能技术上赵宝贵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家具样式,同样也是需要赵宝贵有着很强的想象力的。>
但是很可惜,赵宝贵由于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想象,创新能力基本丧失,现在就是个守成之人。>
“赵师傅,我跟你说,这个木匠手艺很重要,但是现在城里人还看中什么你知道吗?”赵宝贵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毕竟收了徒弟了,黄少文觉得赵师傅喊起来也挺不错的。>
赵宝贵眉头微蹙,“新样式?”>
赵宝贵觉得这些新样式的东西确实自己还是自己不知道的,如果要是让自己知道这些东西,基本上赵宝贵觉得这些个城里人也就那么回事。>
黄少文觉得赵宝贵有点小看这个木制家具的创新了。新发明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是创造,一个就是创新。>
创造就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创新就是将已有的东西做出不一样的功能。后世的很多人也是能够用自己创造性的一些新想法,在已有物品的基础上,发明出不一样的东西。>
这些东西很多都是能够申请专利的。赵宝贵要是有了什么新想法,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这些东西申请专利。>
更重要的是赵宝贵的一些技术,如果国家还没有记录在册的话,更是可以申请的。>
黄少文虽然不是很懂,究竟这个专利申请什么情况,要求是什么,但是总归去问问,这肯定是没错的。>
黄少文不是很清楚中国什么时候有的《专利法》,毕竟前世基本上也不接触这方面的事情,不过好像自己记的大概也就是这一两年。>
而且前两年,不是《商标法》已经实施了吗,那《专利法》应该也差不多快了。>
虽然总说中国人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在中国就是盗版,山寨横行的天下。但是以黄少文这四十年的经历来看。>
盗版,山寨,还不是因为穷的。因为穷,所以大家拼了命的想赚钱。有人说过,想赚钱吗?那就去翻一翻国家《刑法》吧,赚大钱的手段都在里面。>
当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