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谈婚(1/2)
老太太道:“没说给你娶亲,看把你吓的。好好念书,争取也明年也考上大学。你要是能考上京城,你大哥还能照顾着你呢。”>
黄少成本想争辩什么,但是话题已经变成自己考大学的事情了。>
老太太年老成精,本来还不清楚这儿媳妇怎么提到小孩年纪的事情。但是谈着谈着,老太太大概就清楚儿媳妇的意思了。>
不过她可没赵丹那么小心翼翼的,自己作为奶奶,问自己孙子点事怎么了?>
“我说大子,你上学我们就不说什么了,好好念书才是正经的。现在你毕业了,是不是该考虑考虑娶亲的事情了?”>
黄少文本来专心的听老娘和老太太谈话,没觉得自己能说上什么,本来以为他们是说什么老传统,老思想,过去的事情。>
结果这老三刚呛到,没想到现在是自己呛到了。>
“我?娶亲?太早了吧。”黄少文觉得自己这个年纪确实有点太早了。>
赵丹见老太太已经把话头说开,直接说道:“早什么早?那过去十六就成亲了,就算是现在,你看你大舅家的表弟,那不是也十九就成的亲?现在他们家儿子都落地了。”>
黄少文大舅家的表弟,说的是赵龙。小学毕业就每个正经事做。农活也是偷懒不认真。前两年黄少文给介绍到刘大富的鱼塘,结果受不了苦就又回去了。>
后来还是大舅借了黄少文家的钱,搞起大棚之后,才在家赚了点钱,然后娶了亲。不过赵龙这小子也奇怪,以前晃晃荡荡的一个人,没想到娶了亲之后,到能好好做事了。>
现在他们家大棚做的还不错,一年也能赚个大几千块钱。相比一般人家,这大几千块钱确实是不少了。>
更关键是其实是赵雷去年当上了村书记之后,家里种大棚的地就给批了不少,还利用村里集体经济的名义,给自家的菜走通了渠道。>
虽然黄少文觉得大舅的这个做法其实不是很好,因为作为一个村书记最重要的当然是公正,结果现在赵雷掺杂了这么多的个人利益在里面。>
将来要是有人举报了,上面来查了,赵雷坐牢不一定,起码会受到一定的处分。>
不过在中国,不说现在,哪怕就是未来四十年的时间之内,一个村子,像赵雷这样做的,数不胜数。>
国家的政治职能确实比这个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强,能够延伸到乡村这么小的单位范围。中国这么大,要不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一般人还真做不到这一点。>
但是政治可以延伸到基层,可法制观念却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延伸下来的。>
尤其是建国后的这几十年,所谓的法治,几乎就没怎么存在过。>
不过黄少文经历过国家四十年的发展,有时候我们还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这样看来,国家法治观念的建设还是不错的。>
而且在黄少文重生回来之前,像村里的专制主义的书记,基本上被打击的也不少了。>
“赵龙是赵龙,我跟他不一样,这怎么能互相比价呢?”>
赵丹道:“他是不能跟你比较。但是现在不是讲学习,说的是传宗接代的事情。”>
老太太爷跟着道:“你上学的时候,我们从来也没说什么。现在你不是毕业了吗?对了,以前给你说亲,你说怕自己去了京城,这样不好。现在你也在京城有了工作了,你要不在京城找门亲事也不是不行。”>
黄耀山道:“老大找城里姑娘行吗?这是不是,门不当,户不对啊?”>
黄耀山的意思是,农村人,跟城里人结亲,人家城里人可能根本就看不上呢。>
老太太却没有这样的想法,“城里人怎么了?城里也有穷人,就算是有钱人家又能怎样,咱们家也不差钱。出不起礼钱还是怎么的?”>
黄耀山一想,也是,家里存款三十万,现在这个年头谁家能像自己家这样能有这么多钱?京城不知道,但是县城,黄耀山还是清楚的,可以说现在自己家就是全县都没谁比自家有钱。>
黄耀山点点头,“也是。反正咱们礼钱出得起。大子,你要是京城有看的上的,也没问题,我们都支持。”>
黄少文苦笑不已。怎么突然除夕团圆饭,变出了催婚饭了?>
要是自己现在就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女朋友,不知道这三位是不是会要求自己明天就娶了秦红玉?>
黄少文心怀笑意的揣测这他们的想法。>
结果自己还没想好究竟要不要说出来,赵丹就已经更进一步的帮黄少文想好了结婚的对象了。>
“我看那个文老师就不错。还跟咱们大子是高中同学。我看她教小孩子挺认真的,平时说话也是很有礼貌。”>
黄少文可从来没想过会跟文倩之间有什么,连忙劝阻道:“不行,。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