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计算(1/2)
初次认识黄少闻的人确实会有些难以相信黄少闻这么年轻居然会是京大的老师。农村老家的那些人只知道京城大学有名,能当老师厉害,嘴上说起来都羡慕的很。但实际上老家的那些人并不明白以黄少闻这个年纪当了京大的老师是多么牛逼的一件事情。>
张进冬这样念过大学的人显然是很明白如果黄少闻说的是真的,那么黄少闻是多么牛逼的人。>
黄少闻笑道:“学习不错。论文写的还行,所以学校就安排了这个工作。”>
不管怎么样,张进冬看着黄少闻这么风轻云淡的说着这件事,以及从金陵火车站附近的那个商店开始对黄少闻的印象来看。>
黄少闻说的是真事。>
“可是,你当老师,工资,这个饭店,这个饭店这么大。你不是说你是农村人吗?”张进冬虽然不清楚黄少闻作为京大的老师能拿多少工资,但是根据自己的工资,以及比较一下其他人的来看。>
这个饭店这么大,黄少闻也不可能有这个钱投资进来啊。>
黄少闻很平常的说道:“当老师工资当然不够了,那么点钱怎么能养活自己。所以我还做了家电生意啊。”>
张进冬感觉黄少闻的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你这问的不是废话吗?”胸膛,突然间又感觉到了那天在金陵火车站附近那个商店听见黄少闻说的那句话时的感受。>
“你这啥也没有啊”,“当老师工资当然不够了,那么点钱怎么能养活自己。”>
张进冬想说,“那么点钱”,养活了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怎么就不够了?>
但是显然,这些钱对于眼前这个“装逼男”来讲,似乎真的不够。就说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才七十块。虽然以后还会涨,但也顶多一百多了吧。>
可是这小子火车上一顿饭就是三十三块。自己那点工资甚至还不够这家伙吃一天三顿饭的。>
这个饭店也是。自己点个水晶肘子算便宜了,但也要两块钱啊。剩下的刚才看了一眼,不是五块,就是十块的。算下来自己一个月工资居然也就相当于这里不到十道菜的钱。>
“家电?”张进冬到底还是知道谈话的重点是什么。并没有去纠结于对方的土豪,也没有去抱怨自己的贫穷。而是准确的抓住了黄少闻说话的重点是什么。>
黄少闻现在并不讳言自己做生意的事情。所以对于张进冬,黄少闻还是愿意回答她的一些疑问的。更别说眼前这个人跟家电行业可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
将来,要是能收入麾下,嘿嘿~~>
付平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吃了学历的亏,虽然努力认真的在学习,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黄少闻提点。>
以黄少闻懒惰的性格,黄少闻很希望付平能够尽快的学出来,能独自去处理生意中的事情。>
可是面对即将下海的各路高人,黄少闻还是不得不担心付平究竟有没有能力在这些人的围追堵截之下活下来。>
要是这个张进冬能过来帮忙就好了。前世的张进冬很显然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虽然现在在体制内待着,但是也就待了三四年时间就自己出来了。>
这说明这家伙肯定在体制内干的不顺心了,或者就是明显的感觉到了中国市场的风云变幻,想出来自己干。>
不管怎么样,这样的人,做事情绝对不会心血来潮,起码也得有一定的谋划之后,才会做出选择。>
如果没遇见也就算了,现在既然遇到了,黄少闻决定动员动员,看看对方究竟有没有“不安分”的想法之类的。>
“现在中国家电发展不错,城市生活,连个电视,收音机,电冰箱都没有那还算什么城市生活?”黄少闻开始了自己的“忽悠大法”>
张进冬点了点头,“确实。可是这些东西价格那么高,有人买吗?我们单位买的人就挺少的。”>
“你们单位买的人少,那也还是有人买不是?你想想,你们单位不说多,十个人有吧?那别的单位呢?整个金陵城,沪市,京城,这又是多少人?>
要知道这家电的利润其实很大的,不说多,一万台下去,你想想能赚多少?”>
黄少闻感觉自己现在跟个搞窜销的似的,不说具体货物来源,运输,销售,政策等等这些,就用一片美好前景在这忽悠的神乎其神的。>
张进冬去年毕业的时候还没想过自己要做些什么,也像大部分的大学生一样,反正学校怎么分配,自己就做什么工作。>
但是随着这一年的时间下来,张进冬发现自己有些不太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自己念了四年大学,本以为自己毕业之后就能够大展身手。>
结果现在发现,也就只能在单位做一做报表,管管收发之类的事情。最有干劲的一次也不过是写了篇领道讲话的文章。>
可能也是文章写的好吧。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