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啊对对对(1/2)
姜山挂了电话,想了想,还是被妹妹劝说来橘理工大学,看看这位任课老师到底想讲什么东西。>
这年头当老师都这么内卷了吗?>
姜山都不知道2048有什么可以上升到“算法”级别高度的东西,人家橘理工老师倒好,这才几天啊,就已经琢磨出这种玩意了。>
万一他真讲出些名堂了,别人事后一问姜山,姜山倒是一问三不知,那可就好笑了。>
橘理工在橘海市也算不错的大学,越是好学校,对于校外人员的进出越是宽松,加上姜山本就是刚大学毕业的年纪,门卫瞥了一眼就放行了。>
根据姜瑶给的地址,姜山一路穿过教学楼,来到计算机机房。教室里密密麻麻,每台电脑前都坐满了人。>
此时这节课已经上了二十分钟左右,为了不打扰老师讲课,姜山半蹲着身子从后门进入,好在姜瑶他们这些旁听生也都坐在最后一排空机子,姜山毫不费力地融入了进去。>
姜瑶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黑黑瘦瘦的胡明宇倒是先激动起来,没想到这么快又见到姜神了!>
姜山以为胡明宇都要喊出声来,谁知他硬生生地咽下,眼里放光地不停朝姜山点头示好,显得格外有分寸。>
“胡老师,你刚才那张玩法流程图我还没抄完,可以再放一下吗?”>
“那不是什么重点,考试不考,你要看的话,下课来我讲台这看课件吧,先不打扰其他同学的听课节奏了。”>
“胡老师,课件能不能发到群里啊,有点难懂,我想课后再复习复习。”>
“是啊,胡老师,我们也想。”>
“好吧。到时候课代表下课来我这拷贝一下。”>
胡老师?姜山听到这名字,想起妹妹早上说过,同学中有个人的父亲是橘工大老师,不会就是胡明宇的爸爸吧?>
来回打量了两人间的眉宇,姜山心中有数,难怪胡明宇刚才这么老实。>
胡晓此时在讲台上也注意到了新进门的学生,跟自己的儿子胡明宇混在一起,但看上去又比高中生成熟的多。想到自己为了研究2048而去专门了解了过姜山的报导新闻,看过姜山的照片,胡晓已经认出这位年轻人是谁了。>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奇妙,胡晓仿佛回到了当年毕业答辩的时候,自己在台上讲的论文,正好就是依托于台下答辩老师评委的成果做的研究,生怕一个字没说对,大佬就会皱皱眉头,那种紧张和手抖的氛围,他至今依然记忆深刻。>
胡晓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朗声道:>
“好了,流程图大家也看完了。现在我们已知,可以把整个2048小游戏,看成是两个玩家之间进行互动。>
“一个是人类玩家,也是我们上下左右滑动操作;而另一方是电脑玩家,它们会在我们每次行动后,随机在一个空白块上放置一个2或4的数字。>
“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动作发生的概率对每个动作生成结果树。来为我们的算法递归提供详细数据。”>
前两句听着还能听个大概,从第三句开始就不像人话了,台下学生苦不堪言。>
不是说好的讲游戏吗,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本来以为胡老师要讲2048,每个学生都很兴奋,还以为这节课可以随便玩了。>
毕竟现在年轻人谁没接触过2048啊,都知道这游戏简单的很,不就上下左右滑动嘛,运气好一点加上细心一点就能通关甚至拿高分,家里第一次玩游戏的父母都有机会赢,有啥难点好讲呢。>
结果上了半节课,他们马上就进入阿巴阿巴的状态了。>
胡晓继续说道:“要想研究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利用xectimax算法,它本身是极小化极大算法的一种变体,但是树的路由会根据它们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加权。由于这个算法是递归的,所以只有递归到一定深度后,才会停止。停止后就到了我们根据算法计算分数的时候。”>
学生们抓耳挠腮,感觉脑袋要炸了,他们才大一啊,生成树、深度、递归、加权什么的概念,才刚刚学了个大概,怎么2048有这么复杂吗?>
咱们玩的是一个游戏吗?>
姜山也有些无奈,他大学那些树、图之类的计算机概念也忘了,一路听下来,虽不至于像听天书一样,但也蛮吃力的。>
用人话来说,胡晓的意思就是要把2048看成两个玩家对抗,然后通过模拟这两个玩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行动,并进行几个步骤,然后看看其中哪个能带来最佳结果。>
然后通过xectimax算法给结果打分,谁的分高,就说明哪种行动的选择是最优解。>
2048这种随机混乱的游戏,肯定不会有完美策略,但是通过算法打分来确定当下的最优解,肯定是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