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反咬(2/2)

说清楚。

“去了苏家,大少爷倒是应了去求情,可我日日守在苏府门口,也不见有何动静,”何大林一边说话一边端出个小瓷瓮,递到何漾手上,“新炖的大骨汤,你多喝两口。”

“雷蚂蝗不是苏敬文的大舅子么?若是他去求情,应当不是问题罢。”夏颜虽不想做挑拨之人,可苏敬文这次的态度也忒反常了些。

鲍小龙在后头叹息一声,接话道:“你不知他们家内宅那些混账事儿,准是他家那位母老虎从中作梗了。”

既然鲍小龙也替他说话了,夏颜便不再多嘴,虽然经此一事,夏颜对苏敬文口中的“兄弟之谊”很是嗤之以鼻,可在他们面前,还是留有了一丝情面。

“眼下之计,只能等梅廉那边消息了么?”夏颜把梅廉的打算说了一遍,何漾听后,轻轻颔首。

“虽不抱有许多希望,可若真能请动知府亲审,确实为最便捷之路,可为今之计,我们得做两手准备,”何漾在里间来回踱步,分析起眼前形势,“他们想神不知鬼不觉私审了事,往我头上泼脏水,再罢了我的官,将我打入大牢,只这一条,就不能让他如意r();超强私生子!”

“可该如何做,我们才能扭转乾坤?”鲍小龙急切不已,这几日奔波下来,直把他磨得无计可施,比追缉犯人还累。

何漾闻言转过身来,嘴角轻轻勾起,在昏暗之中看得并不真切,“你忘了,我家里还供着一件‘丹书铁券’。”

何漾接到授官谕旨时,随同圣旨一齐赐下的,还有景帝随口提到的那顶“万民伞”。这东西虽是雷蚂蝗伪造的,可皇帝老儿一句话,就成了铁律,是以这顶“假伞”也就成了“真伞”。圣上御赐,自然不可怠慢,何家把这伞上的万民绦拆了下来,专门供奉在正堂之上。

光有这些还不够,鲍小龙这几日跑遍乡野,去收集真正的万民伞了。

县衙内难得出了一位真正惠农爱农的老爷,农事也刚刚开了个好头,若是此时骤然打乱,农人往后的生计可能都保不住了。是以听见何老爷蒙冤落难,这些质朴的农人也愿意上书请命,虽不识字,可千八百条的手印并不吝啬,这顶真正的万民彩绦伞,不出两日就得了。

何家便举着这两顶“万民伞”,声势浩大前往衙门行去了。

守在门口的鲍小龙见着人群涌来,立马拔槌击鼓,轰鸣之声响彻四方,衙门口立即被围得水泄不通。

钟鼓一响,有司必得升堂。

原打算待审批公文通过就私下判罪的,可经此一闹,雷知县想瞒也瞒不住了。

击鼓鸣冤者,杖责十下,以示威严。

鲍小龙皮糙肉厚,又和皂班衙役相熟,是以并未吃多少皮肉之苦。待这些程序走过,便是提审犯人的时刻。

何漾被押送至堂前,身后两顶万民伞伫立其间,雷蚂蝗见了御赐之物,也不敢过分嚣张了。

正巧这时,知府大人的仪仗浩浩汤汤过来了。

雷知县扶正了乌纱帽,连忙迎出门去,弓腰拜接道:“卑职不知大人莅临,有失远迎,望大人海涵。”

知府老爷腆着个大肚子,出了轿门,瞥了雷知县一眼,也客气道:“无妨,本府听闻十里八乡村民请命,故来此一观,县主只管按律庭审,莫负百姓之期。”说罢便直直往正堂走去,主审之位依旧留给了雷知县,自己只坐在侧首听审。

雷蚂蝗抹了抹鼻尖汗,装作气定神闲坐于正堂,一拍案条审讯开来。

他痛斥了何漾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刚愎自用、无视律法等几条罪状,最终铁证便是擅自征役,修建水利。

“你可知罪!”雷县令音沉如铁,痛斥道。

何漾原本挺直的腰弯下,重重叩了一首,铿锵道:“卑职冤枉。”

他抬起头,面对神色愕然的雷知县勾勾唇角,又对着鲍小龙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从怀中抽出一份信件,递到雷县令案前。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