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义阳草莽,三人为师,监州为敌(1/2)

马伯常死了。

负责巡视之卒,尽皆被斩杀。

整个渡口,几乎是片刻之间易主换旗。

船坞中,负责看守舰船的辎重军纷纷走出来眺望渡口处。

灯火映照之下,夜风席卷血腥气吹来,让所有人神情大变。

然而,还未等一些人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见到船坞中一些舰船驶出,朝着大江中心驶去,还有人从船舱中取出铁索,木板。

“有变。”

“王师要打过来了。”

一个辎重从卒恍然大悟,顿时惊呼出声。

“快划船跟上。

“王师要打过来了!”

船坞中,一时传出此起彼伏之音。

继而,不少人开始驾驶舰船,随着庞黄两家的人朝着大江中心驶去。

他们是辎重从卒,更是被迫征劳役而随行军中的荆南百姓,还有诸多人曾经抗衡过士族,郡望。

既然大汉王师要过来。

他们必行迎王师之事,焉能坐视不管。

此时,渡口处惊变,也惊动了大营之中的江陵军。

桓阶,魏延,没有一丝犹豫,当即领军朝着渡口处赶赴。

与此同时,对岸的三军闻声出营,以极快的速度行至大江沿岸,并且布下长。”

“你可能忘了大汉因何而盛。”

黄承彦提刀走出防线,冷声道:“陛下集兵家四势大成,兵技巧之利,焉能被三百余步的大江所阻。”

“你一介文士。”

“胆敢走出庇护之地。”

魏延被马血染红,杵着长矛起身,朝前方杀过去。

“陛下万胜。”

“大汉万胜。”

黄承彦全身紧绷,以万胜之音震荡两岸。

昔日,北地回响万胜之音,无数人以功登封列侯之尊。

今日,南地,亦可响起万胜之音,用不臣之血,洗去弘毅公自戕之罪。

“杀。”

魏延狰狞大喝。

他非庞季,亦非黄承彦。

只是一个被吴景,朱治裹挟南逃的义阳草莽。

这些年,有幸成为军中都伯,更是被刘巴擢为监军校尉。

原本璀璨的未来,全部因为监州尉而毁于一旦,今日没有回头路,不是黄承彦死,便是他魏文长亡。

“轰。”

定业刀,锋矛碰撞于一处。

仅一个接壤,魏延手中的锋矛便被切开。

刀锋擦着甲胄扬起漫天火星,还未等其抽出腰间佩剑,刀锋顺势劈下将左臂斩落。

“魏文长。”

“你太高估自己了。”

黄承彦探手按住其想要抽剑的右手,攥刀直刺没入其胸膛。

“一介文士。”

“你……这怎么可能?”

魏延望着破甲穿身的刀锋,眼中满是猩红之色。

他的甲胄,他的长矛,在一个中年文士手中犹如纸糊一般脆弱。

“你可听闻。”

“陛下乃天人降生,可恩泽天下。”

黄承彦抽出刀锋,伸出染血之手捏着着魏延的兜鍪转向交战之地。

三百余监州尉卒,犹如天兵一般,持刀齐入江陵大军的阵中,不管是御马的骑卒,还是披甲的步卒,皆非一合之敌。

整齐的军列,雪白的刀锋,剖开江陵军卒的胸膛,令鲜血挥洒。

黑夜与烟火,鲜血与混乱,犹如末世之景,撞入魏延脑海,令其昏昏沉沉。

“呵。”

“呵呵。”

魏延凄惨一笑。

黄承彦抽出其腰间佩剑,掷向朝他冲杀过来的江陵军卒,淡淡道:“陛下要收复的是四州,大汉要征服的是山河,尔等从来不被看在眼中,生与死就在一夕之间。”

“你也是士。”

“你凭什么能活着?”

魏延抬头望着逐渐模糊的人影问道。

“人生之路。”

“尽皆需要自己来选。”

黄承彦松开魏延,任由其瘫软在地上。

大汉宗室与天下士族相争,他又岂能不知。

曾几何时,他也是观望者之一,可当他在陈县见证那一场月旦评。

当他见到刘牧一人压得各州士人抬不起头,又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方为社稷之才’,令所有人羞愧而逃。

那时,他便明白天下无人可以阻挡时为‘骠骑将军’的刘牧。

因为,那时的刘牧,已经不是站在为人臣,为士人的位置上考量天下,而是以高高在上之身,开始称量能够治国的人才。

所以,昔日月旦评有所悟者,纵是为士之人,也都投于刘牧麾下了。

“你们可选。”

“但,某只是一义阳草莽!”

“幸得三人为师,监州为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