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寒门线索,太守退堂!(1/2)
“大离十三年,武威郡玉门山附近,墨云翻涌,山石崩塌,有人声大如牛吼,方圆数十里可闻,恨声曰:温侯背信弃义,必遭天下门阀共击之!”>
张晋目光停留在“温侯”两个字上,沉思不语。>
在白鹿书院的藏书阁中,他翻看那卷《九原异事录》,里面关于侯氏尸骸的那则故事,便提到了温侯两字。>
他将此卷内容记下,继续翻看。>
慢慢的,一些卷宗被他挑选了出来。>
“大离二十一年,武威郡焚秋山附近,龙门镖局全员身首分离,死于荒野,死者伤口溢出黑血,身下草叶全部枯黄。现场兵刃全部折断,刃口晦暗。”>
这案件发生在焚秋山,比上个卷宗的价值更高。>
从卷宗上分析,死者应该是遭遇了外炼高手,才会被折断兵刃。>
从死者的状态来看,敌人应该是用毒的行家,有一定可能是中了真灵血的毒。>
“大离十三年,焚秋山附近的秋叶河中现一人,胸膛洞开,头骨破损,曳于泥水中,旋即消失不见。”>
张晋眉头皱起,如此重伤,还能在泥水中游动,这还是人嘛。>
如果此人是寒门,那这生命力有些过于顽强了。>
旁边的陈司阁已经帮忙把焚秋山的其他卷宗整理出来,递给张晋。>
张晋随手翻看,>
“大离十六年,焚秋山山路发现一具无名男尸,胸膛塌陷,脏腑被掏空,仅余一张人皮。”>
“大离十七年,焚秋山阴面发现五具无名男尸,死状安详,全身血液被吸干。”>
“大离十九年,焚秋山阴面发现二十三具无名男尸,死状安详……面带笑意,体下有不明痕迹。”>
焚秋山失踪案到大离二十三年戛然而止。>
从此之后,失踪案再无异状。>
纵然有人失踪,也最终被证明是江洋大盗或者山匪作案。>
“大离二十三年,发生过什么大事情么?”张晋跟陈司阁随口闲聊。>
“那是前太守白乐田在任的时候了,他勤政爱民,敢为人先,二十三年时,修筑长堤,率领民众开垦梯田,疏通山路,疏通好后,还把坟丘山改了名,与郡民在此饮酒同乐。”>
张晋精神一振,似乎抓到了什么。>
他苦苦思索。>
“单单改个名字,不可能有如此效果。一个普通的凡人太守,恐怕也没这么大能耐,能压得住这些诡异之事。”>
“应该有两种可能,一者是太守本身也是真正的寒门,为了政绩出手。”>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从过去遇到的几个寒门来看,寒门似乎总是担当者秩序破坏者的角色,而朝廷似乎也跟寒门并不对路。”>
“那第二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焚秋山的异状,应该是幕后的存在主动收手了,而太守不知如何获得了些消息,因此才会改名庆贺。”>
“那些失踪案中,死者的死状也逐渐变得温和,身体内缺失的物质也越来越少,由脏器变为精血。”>
“脏器、精血,其实都是气血凝聚,从我自己来看,气血有两重功效,要么修炼,要么疗伤,如果是修炼的话,幕后黑手应该会源源不断的需要更多气血。”>
“因此,幕后黑手应该当初是在疗伤,伤好后便主动收手,恐怕也是在忌惮什么。”>
“假设幕后黑手就是那不太对劲的朱家庄庄主,卢仁嘉失踪,朱家庄又对我表现出恶意,只能说明一件事,他,或者说它,又缺气血了,也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失踪案恐怕即将开始。”>
他心头一惊,不知道这一波失踪浪潮,会不会更大,以至于波及到武威郡中。>
但他又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好消息。>
“庄主缺了气血,说明他应该又陷入虚弱状态,或者受了伤,因此才会如此迫不及待的动手。”>
张晋可不是什么讲武德的人,敌人如果是虚弱状态,他必然要痛打落水狗。>
不过现在还不确定,出手的究竟是不是庄主。>
幕后黑手究竟是谁,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不能妄杀好人。>
不过今日能收获如此多的信息,确实是重大进展。>
武威郡附近的超自然存在,不管是不是寒门或者门阀,综合来看,可能有以下能力。>
毒,折断刀剑的横练能力,身受重伤后不死的能力。>
而毒和横练,自己有长春功与金刚功在身,丝毫不惧。>
就是那重伤不死的能力,如果遇到,可能有些麻烦。>
张晋心中想着这些事情,眼见卷宗已经翻完,便和陈司阁告辞离开了案牍库。>
那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