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1/2)

十五、花样年华

李守杰自幼有个原则:一定要把忏悔的角色留给别人。

这并非因他品行有多端正,而是一个奇怪的缘由:他的内心总跟有个人拷问似的,但凡做了坏事就会产生罪恶感。这种负罪感会持续折磨他,令他不快乐。为求得心灵宁静,他不得不把忏悔的角色留给别人,让他们去负罪,自己偷着乐。

这原则体现在婚姻里,就是面对一个不称职的妻子,他也始终守着心里那块贞节牌坊,从不做瓜田李下、偷鸡摸狗之事。

面对与张佳丽徒有虚名的婚姻,李守杰先后找到两种方式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年轻时看**,十年下来饱览了上千部,足不出户却学贯东西,阅尽人间春色;三十岁后感觉该出点成绩了,就戒掉了看**撸管的优良传统,把所学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融合了一下,记录下来发到网上。

出乎他的意料,这篇纯属自娱自乐的文字竟引得网友一片喝彩、争相转载。这让他找到了点成就感,又添枝加叶捣鼓出本计算机应用书出版了,居然还赚了几万块钱版税,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跟张佳丽感情彻底破裂后到离婚前,李守杰被迫做了不出家的和尚。那时他和张佳丽不是冷战就是热战,他解下围裙、放下锅铲,高举争取“平等、自由、解放”的三面红旗革命造反了,下班后也不立即回家,或出去瞎逛,或约朋友喝茶打牌,或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在健身馆消磨时光。

即便此时,他依然坚守原则:不搞女人,不在外过夜。

到这一步已谈不上对张佳丽的忠诚,他这样做只为自己的信仰——他向来把一切契约看得极端神圣,自己亲手签下的婚约自然在此列。哪怕感情已不复存在,只要婚约一天不解除,他仍会单方面履行义务,以求仁至义尽,维护自己的信用和契约的尊严。

这种“契约崇拜”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守杰和张佳丽最大的观念冲突并不在性,或者性格,而在于对承诺的态度截然相反。为此两人常常争吵,她认为他僵化死板,他认为她轻诺寡信。

张佳丽给李守杰的评价是:“你这人,一身书呆子气,总把形式看得那么重要,一点灵活性都没有。”

而李守杰对张佳丽的评价是:“你这人,背着牛头不认账,说话像放屁一样,一点信用都不讲。”

这就是观念的差异,两人都不满意对方,谁也不愿迁就对方改变自己,都幻想改变对方,可谁也改变不了谁。

当然,守规矩不等于内心没想法。子曰:“食色性也”;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广大劳动人民也总结道:“十个男人九个色,一个不色是有病的”。可见动动歪心也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发乎情,止乎礼义”。

李守杰对异性也一直怀着尊重之心——每当路遇美女,忍不住用目光将其强奸一遍,他都会自责忏悔一番,主动跪上道德的审判台自我审判,直到下次再犯。

虽然李守杰对孙倩感觉不错,但是经历过艾秀静,他在投入感情时变得谨小慎微——艾秀静给他的打击相当大,他曾真的感动过,然后又碎了一地。虽快刀斩乱麻把她dl了,但有时想起来,又觉得有点对不住她。尽管她把自己看成长期饭票,但起码她是诚心诚意想跟他一起过的。她有不可救药的缺点,却又具备很多优点,让他有很多念想。虽分了很久,但每当他想起艾秀静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还是微微有些心痛。

有了前车之鉴,李守杰提醒自己:再跟女人交往,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感动,不要急于承诺,不要期望太高,以免给自己留下忏悔的把柄。

李守杰也清楚:女人大都喜欢绅士,不管这女人自己多俗,她们照样喜欢绅士。为投其所好,也为自我保护,他不得不给自己戴上副绅士ask逢场作戏,变相怪杰般参加光怪陆离的化装舞会。

绅士是什么?绅士不是和尚,不是天使,绅士也是俗人。只是,绅士是会伪装的俗人:内心翻江倒海,外表宁静淡泊。

李守杰就是这样的“绅士”——晚上对着孙倩玉照开亿银公司,白天对她彬彬有礼;心里恨不得一把将其掀翻在地,面上却对她尊重有加。

李守杰小时候读过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知道高明的猎人总是无声无息地潜伏在暗处,找到最佳角度悄悄瞄准猎物的软肋,然后一枪搞定。

当然,猎物与猎物不同。有些猎物戒备心差,容易上手;而有些猎物则机警过人,难于突破,比如说孙倩。

但猎物一定有弱点。只是有些人隐藏得深,不用心观察,辅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是很难发现这些弱点的。

以往李守杰一直把突破重点放在孙倩本人身上。可忙乎了近两个月,发现这女人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几乎无懈可击,一时束手无策。又由于系统故障已经排除,进入员工培训阶段,李守杰失去了与孙倩独处的机会,成功的希望更渺茫了。

李守杰心急如焚,可又不敢脱离“三不原则”,只好耐心静候时机。幸好培训和初期技术维护还需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