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14)

(一)

早春的江南天空中的云团难得开了一条缝隙阳光透过云缝给湖面洒下点点银光。突突声中八十吨的自由号军舰高昂着船头朝北驶去。在自由号左右两侧各有两艘军舰护卫着。

“长前面就是盔山再过半小时我们就可以上岸了。”张海强手指着前方出现的青山对杨沪生说道。对盔山张海强再熟悉没有了半年前他曾经和后勤部的邱海波部长一起到盔山视察过要塞建设情况他曾经用双脚走遍了梅家洲与湖口之间各处。当时的要塞建设总指挥彭大海现在到了浙赣闽交界处担任司令员负责保护根据地腹地6路安全。

“我知道了。”说着杨沪生转过身子背靠着索具双手袖拢着问道:“张副司令你认为我们6军可以将湖口堵住吗?”

张海强看着杨沪生肯定地回答道:“可以只是需要后方保证水雷、炮弹尤其是重磅炮弹补给。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水雷和炮弹这么窄的江面洋鬼子的军舰是无法冲过的。”

杨沪生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可是因为敌人封锁从国外进口炮弹变的不再现实了就是可以少量走私进来一点价格也被抬的高出原来好几倍。而根据地自己生产也因为进口钢铁受到封锁显得困难重重同时大量的步枪不停地损坏子弹也是打一就少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木材、火药不能将所有的钢铁都用来造炮弹啊!”

“困难是有的不过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倒是长说的那些铁甲舰我现在还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用场。鬼子的铁甲舰让水雷一炸沉的比木头船还快这铁甲舰真有长说的如此神乎其神?现在我们连造子弹炮弹的钢铁都不够还怎么造铁甲舰啊!?”张海强感叹道。

上午杨沪生对海军将士所说的话很让张海强振奋一下只是精神一振后他又马上想到现实问题。海军造军舰建设一个强大海军并且打到敌人家门口去对现在的根据地来说这实在是太遥远的事情司令员所说的跟画饼充饥差不多。

“眼前我们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只要熬过这段日子前景就是光明的。消灭了清廷后6地上我们只有北面的俄罗斯需要防范其他相邻各**事实力均不强倒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对我们更加致命些。海军将是以后展的重中之重啊!”杨沪生回过身去望着前方起伏着的山陵。“我们中国以后的利益在那里?6地吗?不错中国有四万万人口广大的市场已经足够我们那些工商人士捞一笔的了可要知道四万万人口既是市场同时又是包袱小手工、家庭作坊在广大农村占了绝对优势财富不少可大多数钱都是死钱是无法变现的地契是家里的坛坛罐罐这些东西无法增值。国内市场再大都是死钱又有什么用?只有大力展海外贸易才是让中国强大的正途。而展海外贸易就需要有舰队给他们保驾护航。”

“可现在国内还没有统一外面又有强夷掩杀过来展海外贸易实在太遥远。长我认为我们当务之急是全力扩大弹药生产而不是全面的弹药需要飞艇要军舰也不能丢。”

作为解放军高级领导张海强对根据地形势比一般人了解的要多许多。敌人海军封锁根据地半年后根据地的进出口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根据地产的卷烟、火柴、茶叶、陶瓷、绸缎……都无法顺利运出去让马帮走越南时间慢运费高更加要命的是外面的钢铁运不进来自己的钢铁厂短期内又无法投产以前各地小炼铁厂规模小产量低不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适合武器弹药生产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情让原本欣欣向荣的根据地经济出现了倒退。规模宏大的军工厂出现了无米下炊的局面。如果不是抢先占领了湖南说不定现在连饭也没得吃了!在这种情况下说再穷也要造军舰等于是痴人说梦了。当然不能否定这些话对海军的士气来说还是很有鼓舞作用的。

“没错不管是不是战争年代办事情总得有个轻重缓急。我们现在处在内线作战6军的建设自然需要特别重视而海军、空军不光是解放军一种补充力量也是我们将来重点展方向。在重视6军时候这两个军种也是需要给予一定关注的。对林忠、黄翼升的工作从上到下都需要给予坚决的支持决不能允许有人因为他们不是起义过来的就是从国外回来的而看不起他们!在上午的会议上我也才再三着重强调海军必须要坚决服从黄翼升的指挥。”

杨沪生突然感到自己说的很累现在的中国人恐怕除了容闳、洪仁玕外没几个真正了解海军并且重视海军的。这也难怪作为大6国家中国人骨子里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就抱有一种畏惧心理人死后要入土为安要是死在海上可是要葬生鱼腹死无全尸了。想要改变这种观念可不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办到的!

张海强沉默无语过了会儿转换话题问道:“对一、二、三师从湖北千里转移到九江却不让大家上战场不知长是如何想的?属下愚笨对长一再督促部队摆脱敌人回师九江到现在也未明白是为了什么。现在部队早就回来却只能呆在五师后面看他们打部队心里焦急啊!不知长是否能解释一下?”

杨沪生轻轻扣击着栏杆望着天边的乌云出神张海强正以为杨沪生刚才没有听清想再重复一遍的时候杨沪生突然反问道:“你认为我军当初派重兵到湖北去是否正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