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11)

残破的竹编淡淡的清香从竹编里飘了出来散在四周寻着清香望去竹编里堆放着一丛细嫩的藜蒿。晨曦透过半开的房门投入房内照亮半边房间黑暗笼罩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半边通亮半边阴暗显得有些阴森。

布“妈老师说让我们每人带十块钱到学校去下星期我们要到烈士陵园踏青去。”徐永晋埋头大口喝着稀粥嘴里含糊地嘟囔着。一抬头徐永晋眼睛盯上了坐在上位一边喝粥一边看着早上报社送上门报纸的父亲:“爸给我三块钱!”

布“没有!”一边喝粥一边看报的徐建国头也没抬闷声答道。

布“这孩子三块钱又不是小数到烈士陵园哪用得着这么多?这事你昨天干啥不说?自从上学后烈士陵园不是每年清明都去以前又没有收钱这次怎么要收了?招弟别再吃了再吃都快赶上水桶了你看看你现在体型再胖下去谁还会娶你?要吃好了帮我收拾一下。女孩子家家务活都不做像什么话!”

布坐在徐永晋边上正细嚼慢咽的徐倩听到厨房里母亲又再数落了一脸不快地放下筷子很不情愿朝厨房走去。

布招弟是徐倩在小学以前的名字年轻时的徐建国很有些大男人主义思想在刘舜英生下第一个孩子卧室里传出孩子第一声哭啼时徐建国兴高采烈冲将进去却觉生下来的居然是一个“不带把”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徐建国虽然不是徐家长子用不着为徐家传种接代操心可他还是期盼自己有儿子见老婆生个女婴大失所望下徐建国连给女孩取名字他也没什么兴趣了。招弟招弟希望这个女孩能给自己招来一个男孩失望的徐建国给女孩取了这么一个听起来别扭之极的名字。等徐招弟上小学后因为名字没少让其他同学取笑过。女人是水做的这话用在徐建国女儿读书时的身上再合适也不过了给人家一笑话徐招弟的眼泪就会从学校带回家里连上学也没心思了整天珠泪不断让人又爱又怜。在夫人枕边风吹了无数次见女儿学习成绩由全班拔尖落到了中游水平更因为徐建国这时候真的有了儿子于是徐建国女儿就由徐招弟改名成了很有女人味的徐倩在改名后给她转了一所学校让她重新来过。改名后徐倩仿佛获得了新生一切都与以前不一样了只是让她心里不快的是小时侯父母叫自己“招弟”叫的太多了改了名后作为父母在家里叫自己时却改不了还是喊招弟这个可恼的名字徐倩说了无数回父母也答应改正无数回可他们前面刚答应一转身又喊起了招弟到最后徐倩也只能默认只要父母在世一日招弟这词就要和自己一直耗上了。

布徐倩比徐永晋大五岁当徐永晋上高中时徐倩却已经进入洵阳早报当了一年见习记者了。说起自己当记者一事徐倩对古董般的父亲就一肚子意见。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徐建国信奉传统意识认为女子无才既是德作为一个女人用不着到外面找什么工作只要在家搞点女红再托人找一个有出息的男人就成了。所以徐倩在高中毕业后虽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可作为一家之长的徐建国却认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好嫁人了用不着读再什么书而且到北京大学读书要花很多钱徐家的家底又不厚实于是徐建国不顾女儿再三哀求还是几下将一纸录取通知书撕的粉碎让女儿趁早找个如意人嫁掉算了。

布见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可又在父亲手上变成遍地白花徐倩大受刺激整天不是梦游般失魂落魄就是哭着喊着要寻死寻活——而且还真的试过悬梁只是因为担心受怕的母亲盯得紧她还没有将脖子套进去就让母亲给抱住了母女俩人当场哭成了泪人。徐建国让刘舜英一通数落觉自己做错了事在女儿面前虽然嘴还很硬可心也软了下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撕毁无法再去了倔强的女儿要考其他职业学院做父亲的也只能念叨几句给刘舜英眼睛一翻什么话都窝了进去。

布徐倩的国文很好——女孩子在文科上总是比男孩子多一些先天优势对大多数人来说至少在死记硬背上男人是瞠目女人之后的。北京大学不能去了徐倩只得参加九月份浔阳中等学院考试考取了国文系。对女儿读国文徐建国并不怎么反对他还以为女孩子多愁善感读点儿国文不过是以后心情不快时吟上几句唐诗宋词而已那料想两年学习下来女儿竟然背着大人参加了浔阳早报录取记者考试靠着自己扎实的国文底子徐倩一路凯歌成了洵阳早报记者。

布徐建国很喜欢看报——在当今社会只要读过两天书的都喜欢看报报纸不光给大家提供了各种新闻同时上面还有笑话、漫画、小说连载是难得的用来消遣物事。只是报纸虽好若是当记者却不好。当记者是要抛头露面整天和各种各样人打交道的这已经让徐建国心里一肚子不快了更不快的是记者这个名词不好听。中国人喜欢简称如徐建国所在工厂全称是浔阳造船厂在说的时候大家不会将厂名说全了而是说浔船;徐倩第一次考的大学全称是国立北京综合大学大家说时都说北大……这样的简称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同样的在中国做记者也就不能脱俗了如你是姓王的大家会称你为王记姓张的自然是张记了。让徐建国心烦的是汉字可以有很多种写法可读法却很有限记者的记与**的妓不同的写法可读音却一样这问题就严重了在一群大老粗嘴里某某小有名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