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死人(1/2)
(十五月亮十六圆,南朝的祝福迟到了!祝福大家中秋国庆两联欢!)>
国子监上课的流程,其实和地方书院差别不大,按六艺分科,每天安排课程。只是相对严格了许多,而夫子的水平当然也高出一截,请的都是各自在六艺中有建树的人物。>
简单地说,一如前世:在地方学校里任教的都是普通教师,而在重点学院里执教鞭的却是名师。>
不过当前《文字法》大行其道,对于教授的内容造成了致命的冲击,很多东西都无法展开,讲透,往往一笔带过了事。>
在《文字法》面前,天下读书人没有几个能保持镇定的。普通生员还好点,有些名望的儒生最是担惊受怕,他们可都是被黑衫卫盯住的目标。>
“这书,只怕也读不长久了……”>
下课后,陈剑臣拿着书本,迈出庭院。>
“那个那个,站住!”>
边上传来一把很不和善的声音。>
转头一看,就见到一位身材挺拔的公子,摇着折扇走过来,在他身边,群星捧月般一大堆人。>
陈剑臣扫了一眼,继续走自己的路。>
顿时引来一片叱喝:“好大的胆子,还敢走!”>
“陈剑臣,你没听张三公子在叫你吗?”>
陈剑臣回头作茫然状:“我没有听见有人叫我。”>
那张三公子吃吃冷笑:“骨头果然挺硬的,怪不得连书亮兄都在你面前吃瘪,不过我张三公子却不吃一套。”>
这个张三公子的来头,陈剑臣自是知道,当今兵部尚书张猛的三儿子,属于国子监的保送生,在书院里一向跋扈。>
陈剑臣淡然道:“三公子如果真没什么事,我还是告辞了。”>
拱一拱手,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这……这是什么态度!”>
张三公子差点蹦跳起来,陈剑臣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好小子,竟敢如此狂妄,且看你怎么死!”>
咬牙彻齿不已。>
自小到大,还从没有人敢这般不假颜色对自己的。>
一群帮闲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好歹人家张三公子也是兵部尚书的儿子,你陈剑臣算什么玩意?一点面子都不给,真是找死呀。>
又想及在开泰学院时面对郑书亮的态度,啧啧,绝对的吃了豹子胆,简直就一愣头青——对于权贵固然不一定非得奴颜婢膝,但也应该迂回圆转点,哪里有这样兜头兜脸的?>
那时候郑书亮是放不下架子对付下手,可现在是京城,是纨绔的地盘,毫无背景靠山的陈剑臣依然我行我素,不惜触犯霉头,绝对是不想回家的主。>
于是,看往陈剑臣的背影,他们的目光就像在看着一个死人。>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在陈剑臣眼中,譬如张三公子这些,其实早就是死人……>
对于死人,根本不需要委曲求全。>
……>
这几天,京城一如大海,表面平静,但底下却波涛汹涌。天下各州府,一道道坏消息犹如雪片般飞进京城。>
但这几天,正明帝没有上朝,危急的奏章都由何颉何大人入宫当面禀告:>
“皇上,冀州大旱三月,饥民如潮……”>
“皇上,江州洪水泛滥,水淹万里,饿殍遍野……”>
“皇上,镐州地震,房屋倒塌无数,民众死伤掺重……”>
“皇上,浙州有贼寇作反,领首者居然是前江州知州聂志远,他伙同其女聂小倩,打着‘清君侧’之名兴兵作反,有部众近万,渐成规模,务必提前剿灭……”>
一道道,都是坏消息,何颉大人一边禀告,一边汗水津津。所谓伴君如伴虎,身为臣子,不能替君分忧,致使江山崩坏致斯,皇帝一不开心,做臣子的便不得不死了。>
这些消息,何颉绝对不想从自己嘴里说给皇帝知道。问题是正明帝不上朝呀,只接见他,又下了死命令,必须如实报告……>
“嗯,知道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在华贵的黄曼布后,传来正明帝冷淡的声音。仿佛事不关己,又仿佛所听的都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
“你下去吧,以后还有什么事,都必须进宫禀告。”>
“遵命,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颉跪拜退出来,只觉得汗水都把背濡湿了,心里又大觉纳闷:皇上这是什么态度?>
完全不合常理呀!>
他满脑壳都是黑线,饶他是跟随皇上身边最久的臣子,本以为已揣摩到了圣心,哪知道现在一看,门边儿都摸不着。>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何颉绝对不是笨人,相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