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2)
仰看天空,太阳已经显得很无力,在一阵阵的寒风吹拂下,似乎要尽快的躲到乌云后,这天空,是要下雨了么?
队伍稀稀拉拉的上得山来,一些体弱的战士脸色都是青白青白的,喘气喘得拉风箱一般!一上来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都站不起来。网
刘宏也是青白着脸,走到王大山前边,“大山,帮着烧些热水。”他的伤势一时间是好不了的,伤筋断骨一百天,时间不到,他的断臂是愈合不了的。
队伍在两个小时候后继续出,很多战士这个时候都需要别人的协助才能继续行进,队伍的度再次慢了下来。
王大山扛着两个大包裹,拉着骡子赶路,骡子很排斥走这样的山路,昨天和今天上午,拉骡子的两战士都累得脱力了,刘宏只好让王大山帮忙。
队伍一个下午,还没有走到宿营地,直到上半夜九点多,特别连才赶到宿营地。按计划,他们要在这里休整两到三天。
但是王大山还落在后面,骡子和滇马相比差远了,竟然上不了垭口前这个陡坡,一失足直接甩坡下了。
王大山烦的骂骂咧咧的将自己身上的东西和骡子驮载的物资背上垭口,又连夜抹黑下到坡下,一狠,背着整个骡子爬上山来。
这骡子少说也有七八百斤重,背着上了小三百米的陡坡,王大山双腿都直打颤,刘江和武连清肖颏三人正动战士们来接应他,看到扛着骡子上山的王大山,一个个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将骡子往地上一扔,王大山只觉得一阵力歇,坐下来狠狠的揉着双脚,“累死了!”
“哎!大山,我看那些什么大力士和你相比,就不是什么了!”刘江让几个战士将骡子杀了,递给王大山一缸子水。
王大山将水喝了,这时候刘健他们回来了,还带来了两个衣衫褴褛的战士,说是和主力红军失散的掉队战士。
听着刘江他们和两个战士说话,王大山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吃完饭,连部的几个军官就和大家在窝棚前公开了所有已知的情报。
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已经翻越万人界,北上通道,他们的背后,桂军各师主力没有跟随北上,而是扼守各地要道,防止红军回头南下,也防止中央军乘机进入广西。特别连的前面,也有桂军守着路口。这两个战士,是在阻击战中掉队的,兜兜转转都没有找到北上的路口,结果在前边遇到了刘健他们前出的几个人。
连部的大会宗旨很简单,大伙在这里休整几天之后,战士们身体情况好转之后,再出追赶主力部队。预计到时候桂军的关防也是更加的松懈,最关键的一点,是特别连的战士们大部分身体条件都不容许继续高强度的行军下去。
会议之后,听说特别连成立了特别连临时支部,进行战士们的思想动员工作,他们的口号是不让一个战士掉队,大家齐心追赶主力部队。
王大山依旧是尖兵班的一员,只剩下三个老战士(王大山这个加入红军不足一个月的也成了老战士)为骨干的尖兵班任务很重。他们必须在群山峻岭之中,找到可以北上的路。
尖兵班休整了一天,带着干粮向北出,连部的意思,是让他们找到一条小路过了桂军把守的防线就行,刘健根据这个条件,将侦察线路设定为垭口靠西的那条山谷,这条山谷之间有一条小河,不宽,但是沿河有路,河谷之间也有人家,根据两个战士提供的情报,桂军有一个营卡住了北边的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他们就沿着河谷侦察,看能不能找到小路。
沿着山脊往北,左侧脚下就是河谷,河谷并不宽,也就是两山接着一条不到十米宽的浅浅小河,以及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小路。远远看到的几户人家,也是坐落在山脚稍宽处,耕种的也是山坡上开出的狭窄梯田。
坐在山梁上,看着下面桂军军营里出操的士兵,这些兵只是稍稍的列队,讲训了一下,就解散了。许是战时,敌人并没有操练,而是简单的讲训之后就解散了。
这个营并没有全部在这,还有一个连驻守在南边的一个沟口,扼住一条西向而来的岔道。盘算了一会,王大山也觉得硬打的话不合算,特别连现在武器装备还可以,但是弹药筹备量不行,现在打一仗就必须有补给,否则后面的路很不好走。桂军的这个营虽然是一个营,但是王大山从装备上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营就是民团的,他们的弹药储备和正规桂军是没得比的。而且民团的战斗意志并不比桂军正规军差,加上熟悉地形,和他们纠缠上,一个不慎就会损失惨重。
钱二在旁边眼睛都看酸了,也没看清具体的情况,“大山,咋样?”
王大山仔细再想了想,才说道:“偷袭的话,咱们有八成的把握全歼这个不满编的营,但是就这个营的弹药储备,咱们打完他们,咱们就很难再有什么弹药来打下一场战斗了。”
钱二心中默算一下,原本他们有充足的弹药,和三十八团的并肩战斗中,消耗了大量的弹药。红小鬼们加入之后,调剂了一部分弹药给他们,特别连的战士,现在手里的弹药是不满一个基数的。真打这个营的话,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