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孙策之死(2/2)

于吉尸身的军士。忽见一人,从堂前飘荡而来,孙策视之,却是于吉。没有身体,唯一颗脑袋的于吉。

孙策挥剑杀之,忽然晕厥于地。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此后一连三日,于吉夜夜现孙策眼前,引得孙策旧伤复发,形容憔悴。

第三日孙策也觉身形憔悴,故瞧镜自顾,结果看了片刻,镜中的他突然间变成于吉的模样。孙策本就惊骇,镜中的于吉对他说了一言,更是彻底吓破孙策苦胆。

原来,那一言乃是——善水者溺。

此刻,孙策终于明白于吉究竟为何而来,本来复仇。

明白前后因果,孙策始知周瑜之言不假,孟获之名不虚。

“妄吾自比霸王,不能复生矣!”孙策叹一声,立刻召集武及其弟孙权,安顿后事。

“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

“若举江东之中,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恨周瑜不在此,不得当面嘱托之也!”

后孙策又嘱托几个弟弟,又嘱托其妻乔夫人,将小乔许给周瑜。

本来话到孙策该断气才是,可孙策愣是歇斯底里道:“仲谋,代我给国师请……罪!”

话音落,孙策气绝,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

孙策死,众人哭作一团,孙权也是呼天呛地。

张昭赶紧道:“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

于是孙权受了眼泪,对张昭道:“子布,为我解惑。不知大兄最后遗言作何解?”

张昭一愣,看着生的方颐大口,碧眼紫髯的孙权,竟一时支支吾吾起来,则是不为孙权面容惊,乃是他也不知道孙策最后一言究竟何意。

良久,张昭才道:“传闻于吉乃与国师孟获师兄弟也,难道先将军,担忧孟获因此恼我江东?”

听着张昭不确定的语气,孙策不由信了自家兄的遗言,果然外事不该问张昭。

“即刻召公瑾归来!”孙权下令。

孙权命令才下,就听人来报,周瑜提兵归来。

精于神算一道的周瑜,却是早算到红水葫芦晋升灵器的时刻,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周瑜开始从巴丘提兵往吴郡来,只是不曾到就听说孙策已亡。

闻周瑜至,孙权亲自出迎。

见孙权,周瑜不言其他,只顾问道:“伯符可何遗言?”

孙权不敢怠慢,赶紧道:“大兄嘱托,外事问公瑾。”讲这话,便是欲授周瑜大权。

不见周瑜丝毫喜悦,只是问道:“可还有他言?”

孙权道:“大兄要我代他给国师孟获赔罪,不知……”

周瑜叹一声,打断了孙权的话,“伯符终悔当初不听我言,今日遭难始知己错。悔不当初啊!要是当初我强行……”

孙权越听越是不对,似乎其大兄之死和孟获有莫大干系。

“公瑾,大兄死于于吉之手,何故与孟获干系?”孙权问道。

周瑜叹一声道:“于吉一个修道人,如何能与伯符为难!”

继而周瑜对着孙权一拜道:“将军且随我往江水一行,其中原委公瑾必定详细告之,且也只能由将军出面,才能熄国师怒火。”

瞧周瑜说的郑重,孙权点点头,道:“我这便随公瑾前往。”

之后,两人直奔江水而去。

一路上,周瑜详细说了孙策盗红水葫芦,和谋孟获之事。

得闻详细,孙权身体一僵,直接停在半路上。

“将军不欲前往了吗?”周瑜问道。

孙权冷汗一阵阵冒出,直觉心寒似冰,却是被孟获所惊。以其兄千万布置,孟获独身前来,种种算计去了孙策性命,只怕一旦孟获离开红水阵,便是整个江东遭难之时。

“如果不能熄国师怒火,只怕将军一脉再无活口,江东之地也将沦为荒芜。”周瑜也不催孙权,只是轻声道。

孙权身体又是一颤,他也不知道僵直的身体是如何动作的,如何才来到江水边。

而在江水便所见一幕,更是几近吓破孙权的胆。(。。)
本章已完成!